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目前学术界和企业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上市公司融资顺序的选择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选择以及偏好的成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关于资本结构理论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与综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上市公司的融资模式并对其进行了宏观和微观的比较,通过初步的统计分析描述了我国上市公司的总体融资情况,为后文的实证分析奠定了基础。之后,本文根据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有理有据的进行了贯穿全文的独立融资选择模型的决策因子的建立以及样本数据的选取,并利用多元logit模型对各个解释变量的选取和影响进行了解释和预测。之后,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和似然比检验从总体上、时间段上以及根据具体条件的样本筛选上进行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层次的估计并对估计结果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解释,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在融资选择方面极为偏好外部股权融资并受相关政策影响较大。最后,本文利用单位资本EVA模型检验了样本中进行股权融资的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资金的利用效率,从而证实股权融资并不是我国上市公司最优的融资方式和理性融资选择。本文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在融资过程中首选股权融资的表层原因为融资成本问题——在我国股权融资成本小于债务融资成本。而股权分置、政府的政策制度的缺陷以及资本市场发展的不完善为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深层原因。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的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