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卫星天线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buxiaxi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卫星天线伺服控制系统是整个卫星系统的核心部件,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任务能否完成。本文就是为解决某型号卫星天线的稳定旋转而专门设计的以电机专用控制芯片DSP为控制核心的全数字化交流伺服驱动系统,从而极大提高整个系统转速稳定度和可靠性。 论文主要研究了卫星天线伺服控制系统结构组成、控制方案、伺服电机的选型、系统硬软件设计等问题。卫星天线伺服控制系统以正弦波永磁同步电机作为驱动电机,采用多边形磁链轨迹法(电压空间矢量法)的控制策略;动量平衡电机采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通过电流环、速度环达到快速、精确跟踪驱动电机的目的,确保了卫星姿态恒定;设计方案中充分利用了DSP硬件资源和复杂逻辑阵列实现了驱动电机和平衡电机的协调控制,并通过C语言和汇编语言的混合编程实现了电机的多边形磁链轨迹控制算法。 本文所设计的卫星天线全数字伺服系统已通过卫星有效载荷系统的联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转速稳定性和高精度的扫描周期,可以在外太空模拟环境下长期可靠地运行。
其他文献
新时期下,强化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既满足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还是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当前,纪检监察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与升级.怎样采取合理的策略,促
电力工业的飞速发展,大大增加了电力系统运行和管理的复杂性,对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论线损计算是供电企业一项重要的技术管理日常工作。通过理论线损计算,可找出线损管理的薄弱环节,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改善。尤其是在调度自动化系统已经进入实用化运行阶段和负荷电量管理系统投入全面使用的前提下,利用这些系统提供的实时数据来实现理论线损的实时计算和分析已成为该领域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
该文在经典模型下,从理论基础到实际应用对直接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实际应用中发现的过去未曾引起注意的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具体内容如下:该文首先对三种最主要的直接法
学位
随着我国巨型风电基地的规划建设,将会有更多大规模风场接入电网,主要采取“风火打捆”的形式将风电送出消纳。“风火打捆”外送系统运行方式多变,电网的频率和电压特性影响因素多且影响关系复杂。风电功率波动下的火电机组调频控制策略,变电站SVC和可控高抗电压控制策略制定难度较大。因此研究“风火打捆”外送系统网源之间的相互协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风电机组控制模型和火电机组控制模型的基本结构,建立了一个具有
自适应继电保护是当前国际前沿的一个研究课题。 本论文全面介绍了自适应电流速断保护在配电网各种运行方式中的保护特性。深入探讨了自适应电流速断保护应用于双电源单回线、单电源双回线、双电源双回线中的保护性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自适应电流速断保护的本质,进而得出了有关自适应电流速断保护应用的一般性结论。论文中各结论均已经过严格的理论推导,并通过大量仿真实验对其进行了详细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