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潍县、周村三地主动开埠与山东区域社会变迁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xgf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民初,中国的自开商埠陆续出现并呈扩大之势。自开商埠是由统治者主动开放并自行管理的通商城市。山东省内的济南、潍县与周村就是由地方督抚奏请并获清政府批准的自开商埠。全文以自开区域社会变迁为主线,以开埠为视角,按照“民族危机刺激——自主开放商埠——推动区域社会变迁”的发展思路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分析了三地开埠的背景、原因及开放途径等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第二、三、四章分别以经济、城市实体与思想意识三方面重点探讨三地开埠所带来的山东区域社会变迁。理性抗外是开埠与区域变迁的指导思想,正是由于抗外的理性,使得开埠通商成绩斐然。三地同时开埠并具有相同的区域、交通优势,但所取成绩差异显著。内部因素是主要原因,这些因素主要有:三地经济发展程度、政治环境因素、当政者主观努力和地域文化积淀等。在对外开放的有利背景下,深挖内部优势,开发自身潜力,以加速崛起,这也正是本文在总结开埠得失中得到的重要启示。
其他文献
传统社会,受各种因素所限,饮食不卫生的现象可谓触目可及。近代以来,随着中西方的交融日渐增多,近代科学知识及健康理念进入中国,饮食卫生问题也逐渐为国人所关注。注重饮食卫生不仅是公共卫生事业的一部分,更被看作是强国强种的重要途径。由此,时人为改变国人不卫生的现状,积极致力于构建饮食卫生常识。纵观上海地区各大报刊,“饮食卫生”一词充斥其中。论文以上海报刊舆论为中心,从饮食卫生知识、饮食卫生习惯、卫生教育
疾病史进入历史研究者的视野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事情。近十几年以来,国内学者开始渐次关注这个研究领域,从研究疾病入手,分析其对于具体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路径的影响。近
本文以晚清科举制度改革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挖掘《申报》史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历史学、新闻学、社会学、舆论学、统计学等学科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地论述了晚清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劳动工会工作百废待举。作为新中国工会重要领导人、首任劳动部长的李立三在劳动工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开拓奠基的工作。在此期间,他形成了自己的劳动工会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