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gqq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婴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反复发作的相关因素。   方法:对2007年3月-2008年2月年龄<12月的104例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进行临床资料的收集,具体包括性别、是否早产、出生体重、喂养方式、过敏性家族史、嗜酸细胞百分比及绝对值计数、总IgE水平、T细胞亚群、过敏原筛查及病情轻重等。通过门诊复诊和电话问答方式进行了出院后3a的随访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居住地、有无饲养宠物、被动吸烟情况、个人特应性体质、喘息发作情况及出院后的治疗等,应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喘息反复发作与各相关因素间的关系。   结果:10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39例出院后喘息仍反复发作,占37.5%。病情轻重、喂养方式、过敏体质、嗜酸细胞百分比或绝对值计数、过敏原筛查、总IgE水平、家庭住址及过敏性家族史在喘息复发组和非复发组间有显著差异(P=0.001,0.019,0.0,0.0,0.001,0.0,0.002,0.0)。而重型病例、过敏体质、嗜酸细胞增多、家族史及被动吸烟史阳性是反复喘息发作的危险因素(OR=7.685,159.679,50.203,10.087,5.580)。   结论:重型毛细支气管炎、过敏体质、嗜酸细胞百分比>4%或绝对值计数>400/μL、家族史及被动吸烟史阳性是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发作的危险因素,而院外口服顺尔宁和性别(女孩)是其保护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肿瘤的发生与抑癌基因及癌基因的异常表达直接相关,如果抑癌基因突变或缺失失去活性,细胞就会在无控制状态下反复复制,最终形成肿瘤并发生转移。例如
学位
目的:探讨在心功能正常情况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与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的差异,UAP患者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