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创新系统的运行机理与价值评价

来源 :天津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jian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农村电商作为包容性创新的一种创新形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的贫困问题,也悄然改变着农村的经济模式,缩小了城乡间的数字鸿沟。但是,由于农村电商的出现而引发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屡见不鲜,如生产、包装、物流环节引发的污染问题,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带来的就业问题等等,严重损害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以系统论的视角研究包容性创新,完善淘宝村的运行机制,提升农村电商的包容性创新绩效,实现精准扶贫、抱团脱贫、绿色减贫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基于系统论的视角,围绕着“包容性创新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容性创新系统的运行机理”、“包容性创新系统的价值评价”三个问题进行研究,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包容性创新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静态分析了包容性创新系统的影响因素,动态检验了包容性创新系统的运行机理并对其进行价值评价。首先,本研究对包容性创新及包容性创新系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界定了包容性创新系统的概念。研究以创新理论、系统理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和共生理论为理论基础,借鉴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包容性创新评价体系,以中国“淘宝村”的农村电商为例,从微观层面设计了包容性创新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建立回归模型的实证方法,静态分析了包容性创新系统的影响因素,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将指标体系中的相关因素纳入系统,模拟仿真包容性创新系统的动态运行机理,预测农村电商的商业模式创新及农民技术创新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政府的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理论参考。然后,通过构建分层回归模型,检验出包容性创新系统对解决农村贫困、农民就业、性别不平等和改变思想观念呈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验证了中国农村电商这一包容性创新形式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包容性发展。本研究的特点在于:首先,本研究对包容性创新系统的理论基础进行较为全面的阐释,以系统论的角度设计了包容性创新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丰富了现有的理论。其次,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验证理论,构建分层回归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检验了包容性创新系统的运行机理及价值评价,弥补了以往理论研究的不足。再次,研究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问卷调查收集了中国淘宝村农村电商的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微观数据挖掘具有数据来源的多样性、数据指标的针对性和数据质量的精确性等天然优势,避免了宏观数据统计指标的局限性和数据质量平均化的固有缺陷。最后,本研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验证了包容性创新指标体系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预测了作为一个系统“包容性创新”的发展趋势,定量分析评价了包容性创新对解决贫困、就业、性别不平等,对改变人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影响和价值所在。本研究借鉴国家创新指数指标体系、区域包容性创新绩效评价体系,提出一整套基于微观视角的包容性创新系统的测度指标,比如用电商绩效测度包容性创新绩效,避免了用GDP等宏观数据来测度包容性创新绩效,聚焦电商个体,更为真实有效地反映出农村电商绩效的情况。同时新增了性别不平等、思想观念、环境污染等包容性创新指标。通过静态回归模型,分析包容性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网店规模、资金投入、研发人员投入、技术培训、专利数、技术扩散;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动态分析了包容性创新系统的运行机理,预测出中国农村电商包容性创新绩效逐年增加,从2019—2020年呈现急剧的增长,为国家和地区政府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了价值参考。通过对包容性创新系统的价值评价发现:中国农村电商的出现,解决了农村的贫困问题、提升了劳动力就业、改善了性别不平等、也改变了农民的思维观念,为评价包容性创新系统的社会价值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读小学四年级的弟弟胖得实在不像话,大家常常取笑他。一天,老师要他们一班同学开始在联络簿上记下“每天帮家里做的事”,弟弟怎么也想不出来,最后只好由妈妈代为填写。妈妈在联络
期刊
目的建立测定SD大鼠体内雷帕霉素(RAPA)血药浓度的HPLC-MS/MS联用方法。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C18(2.0 mm×250 mm,5μm);以甲醇-水(90∶10)为流动相;流速0.25 mL.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