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居民非农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的是西部地区非农收入的影响因素,相较中国中部和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因而农村居民非农收入的起点相对较低发展也相对缓慢。然而,一直以来国家政策积极响应致力于消除国家内部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状况,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在城镇化的影响下也快速增长着,尤其是非农收入部分。农村居民非农收入与城镇化联系紧密,让大家意识到农村居民非农收入不仅仅是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重要关键也是关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局。文中从宏观和微观两个部分研究对西部地区非农收入造成影响的人力资本因素和社会固定资本因素进行分析,第一章为引言,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及目的,以及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对非农收入的相关理论和定义以及模型的理论基础进行介绍。第三章介绍了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总收入水平和非农收入现状。第四章,从宏观角度建立省际面板回归模型,研究非农收入对人力资本和社会固定资本的弹性得出人均受教育程度每增加1%,农村居民非农收入增加1.19%,固定资产原值每增加1%农村居民非农收入增加0.691%,人力资本相较于社会固定资本对非农收入影响更大的结论。第五章,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微观分析中,同样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以农村家庭为单位的非农收入影响因素,得出家庭非农收入对人均耕地面积、非农产业投资额、人均受教育程度、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非农)、非农产业劳动力比率的弹性分别为:-0.817、0.019、0.055、-0.064、0.055。即,微观农户家庭人均耕地面积每增加1%非农收入就减少0.817%,非农产业投资额每增加1非农收入就会增长0.019%,家庭人均受教育程度每增加1%非农收入就增长0.055%;固定资产原值(非农)每增加1%非农收入就会减少0.064%;家庭非农劳动力比率每增加1%非农收入就会增长0.055%。微观中对农村家庭人均非农收入造成影响的因素由强到弱依次排序为:社会固定资本因素中的农业有关因素(人均耕地面积、家庭固生产性固定资本原值)、人力资本因素(家庭就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固定资本因素中的非农有关因素(家庭非农产业投资额)。第六章主要是结合四、五两章的结果就如何提升西部地区农村居民非农收入的水平给出相应的建议。
其他文献
青稞作为藏族人民的主要食物来源,在农牧交错的青藏高原地区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作为西藏自治区青稞主产区之一,拉萨市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改善青稞种植环境,增加青稞产量,并且
物联网技术兴起于信息技术社会,并变成了信息传输的关键载体与媒介。在煤矿企业中,井下机电设备是其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是煤矿企业顺利运行的中心环节,井下机电设备的运行状
2015年以来,江西省赣州市按照农业农村部、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工作要求在该市积极开展农业化肥减量化专项治理行动。本文围绕4个方面介绍了该项行动的推进措施,高度概括了行动
总结了应用安定治疗15例破伤风患者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清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抑制和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治并发症。认为应用安定治疗破伤风患者后,患者处于清
职业教育对于现代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能够有效促进社会就业和再就业的良好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科学技术进步,相应的在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的需求不断提
目的:提高重型破伤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降低病死率。方法: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注重呼吸道护理。结果:有效地降低了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精心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是
当今社会,经济日益繁荣,社会持续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上升,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随着越来越快,物联网技术是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技术运用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
目的 观察全川散配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门诊60例确诊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单独采用普瑞巴林胶囊治疗
目的探究箭羽散对湿热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
目前国内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突出土地利用的粮食生产属性和经济属性,而对土地利用的生态保护功能重视不足。本研究建议重视土地利用的自然生态属性,提出生态用地并作为土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