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格类型大学生基于现在时间洞察力的知情行特点研究

来源 :闽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phinro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洞察力的概念包含了认知性内容、情感性内容、动机性和行动性内容,并且根据个体处在自身生命中的时间位置,可以将时间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部分,个体对这三个部分的认知、情感和行动(倾向)的综合看法则对应过去时间洞察力、现在时间洞察力和未来时间洞察力。过往研究中主要是关于过去时间洞察力和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研究,并提出了对应的理论构想,而对于现在时间洞察力则研究甚少,没有对于“现在时间”的清晰界定。本研究则根据研究对象大学生的特点,以人格特征相对稳定为基础,将“现在时间”的范围界定为大学期间的四年,探究不同人格类型大学生现在时间洞察力中内隐认知、内隐情感和时间管理行为的特点;另结合大学生的发展任务,在第三个研究中引入自我同一性状态这一变量,进一步探索人格类型与其对时间管理行为的影响,为现在时间洞察力这一研究领域提供一些参考。  本研究共有三部分组成,研究一借鉴认知研究中的经典实验范式IAT实验,探索不同人格类型的被试对时间的内隐认知的特点,研究二同样使用IAT实验探索不同人格类型的被试对时间的内隐情感的特点,研究三采用问卷法分析不同人格类型被试的时间管理行为的特点,及不同人格类型和自我同一性对时间管理行为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有:  1.不同人格类型被试的时间内隐认知是相似的,均存在IAT效应,对紧急时间的感知强度更大。  2.不同人格类型被试的时间内隐情感是相似的,均存在IAT效应,倾向于将时间紧急和积极评价联系起来。  3.不同人格类型被试的时间管理行为并未出现差异。  4.自我同一性获得、自我同一性延缓、自我同一性早闭和自我同一性扩散均能对时间管理行为做出预测。
其他文献
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人们往往视智障、残疾、盲人等为社会的威胁,把他们与社会犯罪、贫穷、文明的衰退联系在一起,或者把他们当作是令人害怕、畏惧、取笑的对象,给他们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