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迅速,不可避免的造成城乡差距、地区差异和贫富分化程度日趋加大,各种利益相互交织,社会矛盾交错复杂,如果相关部门和单位不能予以及时有效的解决,必然导致矛盾激化爆发,引发群体性事件,危害社会公安安全。虽然群体性事件一般都具有突发性、对抗性、复杂性等特征,处置起来有很大的困难,但是每起群体性事件都要经历积累、爆发、处置的过程,只要公安机关通过深入分析研究,掌握其中的规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就能及时有效的将群体性事件解决在萌芽阶段。公安机关是政府部门中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力量,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是公安机关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公安机关应当以"发现得早、处置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为目标,建立健全相应的群体性事件预警、处置机制。公安机关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完善情报搜集、信息研判、现场处置、协调联动机制,做好群体性事件的事前、事中、事后处置工作,扮演好国家集体利益的捍卫者、社会秩序的维护者、矛盾纠纷的疏导者、政策法规的宣传者、违法行为的打击者的角色。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经历,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原因入手,深入分析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和分类,在众多不同的群体性事件中寻找相同的规律,明确公安机关在应对群体性中正确的角色定位和应当发挥的作用。通过深入分析现阶段东营市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典型案例,寻找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差距不足以及可取之处,深入剖析存在的各种问题和深层次原因,最后找出群体性事件的最佳解决方式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