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是一个地震高发国家,而路基又是公路最普遍、最基本的结构,一旦遭受震害,其破坏是普遍性的,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也是巨大的。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路基填料逐渐向轻质材料方向发展,泡沫轻质土有质量轻、流动性好、凝结时间短、能垂直浇筑节约空间等优点,在公路工程方面应用日益广泛。本文旨在通过泡沫轻质土路基振动台试验和动力有限元数值模拟,探究泡沫轻质土路基在地震动作用下的加速度、位移和应力响应,揭示泡沫轻质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地震高发国家,而路基又是公路最普遍、最基本的结构,一旦遭受震害,其破坏是普遍性的,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也是巨大的。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路基填料逐渐向轻质材料方向发展,泡沫轻质土有质量轻、流动性好、凝结时间短、能垂直浇筑节约空间等优点,在公路工程方面应用日益广泛。本文旨在通过泡沫轻质土路基振动台试验和动力有限元数值模拟,探究泡沫轻质土路基在地震动作用下的加速度、位移和应力响应,揭示泡沫轻质土路基动力响应特性。本文总结了泡沫轻质土和路基抗震的研究现状,以成乐高速公路扩容项目泡沫轻质土路基试验段为工程背景,开展泡沫轻质土路基在高烈度地震区抗震性能研究。项目现场制备试样,进行泡沫轻质土容重、流值、无侧限抗压强度等试验,分析其基本物理力学性能,为后续泡沫轻质土路基地震动力响应研究提供了支撑。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泡沫轻质土路基振动台试验的模型箱选取和边界条件处理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综合考虑振动台承重能力、台面尺寸等因素,运用相似原理,参照施工要求,分层浇筑泡沫轻质土路基模型。逐级加载卧龙波、Kobe波和EL波,分析泡沫轻质土路基在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和应变动力响应特性。介绍了基于有限单元法的路基动力数值分析方法,建立了无地基和考虑地基两种情况下的泡沫轻质土路基有限元模型。首先采用瞬态动力分析方法,加载地震波,将数值模拟计算所得的无地基情况下泡沫轻质土路基加速度动力响应与振动台试验数据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合理性,其次分析了卧龙波作用下,含有地基的泡沫轻质土路基位移和应力地震动力响应,最后探究了不同土体参数对路基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旧路基的顶端以及连接处是易受损部位,适当的提高泡沫轻质土的弹性模量、容重或者对地基进行换填、加固处理可以使泡沫轻质土路基有更好的抗震性能。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为泡沫轻质土路基在高烈度地震区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在移动设备快速发展的当下,由于使用的便捷,手机等设备作为拍照的媒介,在生活、医疗、工业等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手机由于种种限制的因素,导致其拍摄的图像会包含一些不可控的失真,这严重影响图像配准的结果。目前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领域发展迅速,利用深度学习方法解决手机图像的多失真问题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本文以提高手机拍摄的茶叶图像配准性能为目标,使用生成对抗网络技术来增强图像。论文的主要工作与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通过选取适当的变换,将酉不变强伪凸复Finsler度量的弱K(?)hler条件所满足的方程进行了化简,得到了一个表达式上比较简单的弱K(?)hler条件,也进一步得到了简洁的全纯曲率表达式.这为后面的弱K(?)hler条件方程的分析以及常全纯曲率的度量分类提供了基础.在复Finsler几何中,目前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是否存在非K(?)hler的弱K(?)hler-Finsler度
人工湿地(CW)是自然界中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之一,CH4作为温室气体的重要成员,其单分子增温效益是CO2的20-30倍。因此,控制人工湿地CH4排放对减缓温室效应以及促进污水处理绿色技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探索微生物电化学方法对人工湿地甲烷排放进行调控,即: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与CW耦合开展CH4排放相关研究。通过构建室内人工湿地型微生物燃料电池(CW-MFC)耦合系统,在不同
车辆悬架系统作为汽车底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为减少车身振动,提高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与传统被动悬架相比,主动悬架可提高汽车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从而实现车辆在不同的路面条件下动力学性能最佳,是未来智能电动汽车的主要研究问题之一。针对当前悬架控制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基于非线性悬架系统,结合路面识别算法,对主动悬架非线性控制和悬架馈能特性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首先,考虑二自由度悬架模
脑卒中疾病目前是导致我国老年人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根据医学研究发现,肢体残疾人群之中相当数量的患者是可通过康复训练恢复的。然而,传统的康复治疗是一个连续重复且缓慢的过程,患者容易感到乏味而失去训练的积极性。基于目标引导的上肢康复虚拟现实训练系统采用有效手段保证系统训练过程的科学性和趣味性,提高患者在康复训练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升康复训练效率和改善康复治疗效果。本文针对于Brunnstrom
长期大气氮(N)沉降可通过影响森林植被生长而改变凋落物输入量,进而通过激发效应等机制影响凋落物分解速率,但尚未得到验证。为探究N沉降增加和凋落物输入量改变对凋落叶分解的影响,以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为对象,设置N添加和凋落物输入量改变双因素试验,其中N添加设置三个水平,即对照(CN,0 kg N hm-2 a-1)、低氮(LN,50 kg N hm-2 a-1)和高氮(HN,150 kg N hm-
TiO2是一种众所周知的能够有效净化染料废水的光催化剂,但较差的太阳光利用率使其对废水一直存在处理效率低的问题。加之在现阶段研究中,TiO2薄膜的制备工艺往往较为复杂,这些原因阻碍了其在实际中的进一步应用。由此,寻找一种简单有效制备TiO2薄膜并使其能够在太阳光下快速降解染料废水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关键。本文以过硫酸铵水溶液作为N、S来源,通过电辅助氧化法成功制备了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锐钛矿NOx/S
土壤酶和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有机质的形成及营养物质的转移起着重要作用。了解氮沉降背景下土壤生物活性是预测全球土壤碳循环的重要研究内容。气候变化对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循环的影响在很大成度上取决于土壤微生物和胞外酶的响应。目前,模拟氮沉降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尚未有明确一致的结论,相关研究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四川盆地西缘是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延伸的过渡带,是华西雨屏区的核心地带,由于独特地理地貌和气候特征,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无法根治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的严重多系统免疫性疾病。滑膜增生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性改变之一。滑膜增生不仅侵犯人的四肢关节滑膜组织还会破坏人的神经、血管等重要器官组织,通常表现为滑膜充血、水肿、渗出。滑膜增生侵蚀组织并伴随有积液扩散,严重情况下容易导致关节处神经坏死。因此如果能够在疾病早期确诊并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对于改善骨关节的侵损程度,减低或延缓致残率有着相当重要的医学价值。磁
西南山地地区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公路系统日趋复杂多样化,成为西南山地区域重要的基础设施,承担着经济发展和应急避难的关键角色。然而,随着西南山区复杂自然环境中人类活动的加剧,自然灾害和次生灾害频繁发生,对山区灾区的破坏越来越严重,西南山地灾害区域公路系统出现了一些诸如应对突发灾害能力较弱,系统连通性弱,注重个体建设而忽视相互协作与配合等问题。因此,本文以西南山地灾害区域典型区域汶川大地震极重灾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