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根际、内生菌的分离及在化感物质降解中的应用

来源 :齐鲁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w1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传统农业大多采用连作的耕种方式,随着耕作年限的增加,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称为连作障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土壤理化因素、生物作用和化感物质累积的影响。其中化感物质的积累不仅影响影响植株的生命活动,还会导致土壤菌群结构失衡,降低土壤酶活,进而影响整个土壤微生态环境。某些土壤益生菌具有降解化感物质的能力,同时还能与病害菌通过拮抗作用竞争土壤中的营养物质,降低病原菌的含量,使其对植物根部的侵染能力下降,达到在实际生产中解决连作障碍问题的作用。因此,分离具备化感物质降解能力的益生菌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经济价值。  本文首先对马铃薯根际、内生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共获得微生物菌株73株,其中根际菌株41株,内生菌32株。为了分离内生菌株,本文建立了植株表面消毒方案,条件为3%NaClO消毒2min,培养基选择NA培养基、KB培养基、TSA培养基。化感物质方面,论文采用拟南芥组培方式确认并选择香草酸、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四种具备化感效应的酚酸类化合物作为本文的试验对象。  初筛结果显示,所分离的73株菌株中的4株菌和1株实验室保藏菌能够在酚酸作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上生长,HPLC/GC-MS结果表明,ET-1、ET-3两株菌对四种酚酸均有一定的降解效果,其中ET-3降解效果达到了100%。形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显示,ET-3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  论文进一步以油菜为实验对象,分别选择单一酚酸、降解后酚酸、菌株复配酚酸为外源添加样品,测定其对油菜植株生长的影响。发现ET-1降解的阿魏酸,ET-3降解的苯甲酸,对解除阿魏酸、苯甲酸对植物生长的胁迫作用具有很好地缓解作用,而且不论是添加酚酸降解液,还是直接将菌株添加到土壤中,都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最后对盆栽的根际土壤进行高通量测序,从微生态角度,分析酚酸降解前后对土壤菌群的影响,发现阿魏酸、苯甲酸会降低土壤当中有益细菌的含量,增加病害真菌含量,而通过添加降解酚酸、菌株和酚酸复配物后,明显缓解了这一现象。其中8号添加ET-3对苯甲酸的降解效果最为明显。  以上结果说明,本文所筛选到的降解菌株对阿魏酸、苯甲酸进行降解后,能够明显改善阿魏酸、苯甲酸对植物生长的胁迫作用。而且ET-3是一株巨大芽孢杆菌属于土壤益生菌,这为将该菌株应用于微生物菌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醋酸是一种常见的弱酸,广泛应用于医药和食品行业。醋酸菌具有转化乙醇生产醋酸的能力,并且能够耐受高浓度醋酸,常用于醋酸的发酵生产。微生物中核酸修复酶UvrA与菌体对酸、热等
胶原是最丰富的哺乳动物蛋白质,约占体内蛋白质的20%30%,是皮肤、软骨、动脉血管壁及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在动物体内起支持、保护、连接等多种作用。可制成不同形式的材料,如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老师,我们在孩子的身上可以看到父母的影子。浙江少年王子悦的情况也是如此,在他背后站着的,正是他的母亲。《读书少年的乡村战“疫”车》这篇文章虽然对孩子母亲着墨不多,但就是那样寥寥几笔,却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有人说,了解一个人,最简便的方法是看他书柜里都有些什么书。我们虽然无从看到王子悦的书柜,但从他的“外婆家的图书馆”、流动借阅车中,还是不难窥见豹之一斑。无论是《西游记》《小
期刊
该工作从各地土壤样品中筛选出七株产乳酸氧化酶酶活较高的菌株,交从中挑选X-4 作为出发菌株,进行一系列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新闻学界筚路蓝缕、开拓进取,构建起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学,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不断发展.新时代,加快构建中
期刊
杜仲叶为杜仲科杜仲属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叶子。近年来研究表明,杜仲叶与杜仲皮的有效成分基本相同,甚至某些有效成分(如绿原酸)的含量远远高于皮。绿原酸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