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徽州地区典型新建民居的实地调研和测试,发现在目前居民以间歇、局部为特征的空调使用习惯下,空调房间往往存在热舒适度低、空调负荷过大等问题,且冬季的严重程度较夏季更甚。本文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建筑户型的调整与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优化,使徽州新民居典型方案在居民习惯的空调用能模式下较目前节约50%以上的空调能耗。通过对典型民居户型在自然通风、采光等方面表现的分析,选取清华大学单德启教授团队编制的现代徽民居方案作为基准建筑方案,根据当地常见的工程做法设置其围护结构做法。采用Design Builder软件模拟获得该方案在黄山气象条件下居民在卧室间歇使用空调前提下的空调能耗特征与负荷分布,并与局部连续用能模式下的能耗特征与负荷分布进行对比。模拟获得各房间冬夏两季气温变化状况与平均温度分布。结合传热理论分析结果,认为隔热性能良好的轻质材料同样利于抵抗间歇空调用能模式下壁体所面对的热扰,且在局部空调用能模式下通过内墙、楼板等内围护结构的热流量大于通过外墙等外围护结构部位的热流量。根据JGJ134-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与相关研究成果选取外围护构造保温隔热构造,模拟获得外围护结构外保温隔热性能优化后方案在同一条件下的空调能耗,发现按一般做法设置外围护结构外保温措施可使方案节能32.8%。根据11J930《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住宅建筑构造》中常见的墙体、楼板保温隔热做法对房屋内空调区域设置局部保温隔热措施,模拟验证了内、外围护结构保温做法在局部、间歇用能模式下均不可或缺,且局部保温隔热在节省了大量绝热材料的前提下节能36.1%-36.4%。在局部保温做法的基础上对房屋进行复合型保温,仍采用加厚EPS保温板、基础墙体替换为加气混凝土砌块、空气间层等常用做法,可使本文方案节能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