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间歇局部用能模式下的徽民居节能设计策略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zhang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徽州地区典型新建民居的实地调研和测试,发现在目前居民以间歇、局部为特征的空调使用习惯下,空调房间往往存在热舒适度低、空调负荷过大等问题,且冬季的严重程度较夏季更甚。本文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建筑户型的调整与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优化,使徽州新民居典型方案在居民习惯的空调用能模式下较目前节约50%以上的空调能耗。通过对典型民居户型在自然通风、采光等方面表现的分析,选取清华大学单德启教授团队编制的现代徽民居方案作为基准建筑方案,根据当地常见的工程做法设置其围护结构做法。采用Design Builder软件模拟获得该方案在黄山气象条件下居民在卧室间歇使用空调前提下的空调能耗特征与负荷分布,并与局部连续用能模式下的能耗特征与负荷分布进行对比。模拟获得各房间冬夏两季气温变化状况与平均温度分布。结合传热理论分析结果,认为隔热性能良好的轻质材料同样利于抵抗间歇空调用能模式下壁体所面对的热扰,且在局部空调用能模式下通过内墙、楼板等内围护结构的热流量大于通过外墙等外围护结构部位的热流量。根据JGJ134-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与相关研究成果选取外围护构造保温隔热构造,模拟获得外围护结构外保温隔热性能优化后方案在同一条件下的空调能耗,发现按一般做法设置外围护结构外保温措施可使方案节能32.8%。根据11J930《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住宅建筑构造》中常见的墙体、楼板保温隔热做法对房屋内空调区域设置局部保温隔热措施,模拟验证了内、外围护结构保温做法在局部、间歇用能模式下均不可或缺,且局部保温隔热在节省了大量绝热材料的前提下节能36.1%-36.4%。在局部保温做法的基础上对房屋进行复合型保温,仍采用加厚EPS保温板、基础墙体替换为加气混凝土砌块、空气间层等常用做法,可使本文方案节能52.8%。
其他文献
近年来高层住区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特大城市住房建设的主要形式,它是特大城市面对人口规模剧增与建设用地严控的必然选择。论文在对山东省会济南大型高层住区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揭
学位
作为城市生活的重要舞台,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迈进,系统化作为公共空间发展的重要趋势,已经成为了当今城市满足居民多样化、高品质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大中城市存在大量的“城中村”现象,如在深圳和广州等沿海地区,城中村的问题表现的更为突出。城中村问题是在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背景下产生的,城乡二
多目标优化问题是建筑设计中的普遍问题。长期以来,建筑设计中多目标优化问题的传统解决方法主要依赖建筑师的经验判断和试错。参数化设计是目前在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领域中快
学位
学位
高速推进的城市化脚步和迅猛增长的城市人口使高容积率低占地面积的高层住宅成为解决住宅缺口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居住理念已经由“居者有其
美国加州大学C·亚历山大等所著的《建筑模式语言》出自于对人行为的深刻理解,将人的活动构成设定空间基础。通过对于模式语言网络化的拓扑和扩展,阶段性地归纳和总结了一些适
济南,作为山东近代工业发源地,在百年的工业发展历史当中留下了众多的工业遗存。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旧的产业结构被打破,城市的职能和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是这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