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层法院法官绩效考核机制研究——以J市Y区人民法院为例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liang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我国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由此可以看出,十九大以后乃至更长的时间,我国新时代司法改革的重点将是进一步深化当前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法官绩效考核机制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司法责任制的关键节点,也是司法改革相关配套机制的组成部分,法官绩效考核机制的科学运行有利于规范法院及法官的司法行为,进一步促进法官发展和法院管理。2017年中央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法官检察官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全面落实司法责任的意见》,以及最高法院在2014年发布的《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2014-2018)》均指出法官的建设有赖于法官绩效考核机制的建立健全;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联合发布了《保护司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规定》,该规定中明确指出法官的职业水准和道德素养是考核重点;之后,最高人民法院也制定出台了《人民法院落实〈保护司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规定〉的实施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法官业绩评价工作的指导意见》等进一步落实上述要求,相关一系列文件对法官的绩效考核工作均作出了规定,全国各地法院法官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应以最高法院以及国家领导部门出台的文件为基础,不脱离司法实际,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展法官绩效考核工作。
  基层法院法官绩效考核机制的有效运行是贯彻落实司法责任制和保证司法权力合理运行的关键,基层法院法官绩效考核机制不仅是为了提升当前审判管理机制运行效果和水平从而提高法院绩效考核工作的科学性,也是为了通过法官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来了解法院各部门法官的工作水准及专业水平、道德素养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改善法院的管理和工作,促进法官的能力提升。当前我国基层法院法官绩效考核机制发展越来越规范,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有关司法改革的文件也对法官绩效考核起着明显的引导作用,同时也是我国各基层法院在开展法官绩效考核工作时参考的重要指标。
  法官绩效考核机制,是由法院法官绩效考核管理相关职能机构组织开展的,对法院内部各工作部门和法官自身的工作实绩及其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考查并作出客观考核结果的机制。该机制的定位不仅是为了评选出优秀的法官,也是确保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保障,检验法官工作水平、督促其勤勉工作、自我提升及其职级晋升的重要参照依据以及促使法院整体效能最优化的手段。在司法实践中,虽然基于国家权力配置的历史现实,我国法官绩效考核机制行政色彩浓厚,但是针对法官的绩效考核应该与公务员的考核不同,法院和法官有别于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都具有其相应的独立性。同时,我国法院及法官管理起步较晚,缺乏对法院管理的重视,导致我国法官绩效考核机制尤其是基层法院绩效考核机制还存在很多问题,不同法院之间有关法官绩效考核机制运行相关内容的认识和做法也存在一定差异,在法院实际操作中也有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与司法改革和法官职业化建设的需要不适应,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正和完善。
  本文以J市Y区人民法院为例,从基层法院法官这一视角切入,对法官绩效考核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对J市Y区人民法院的总体情况及其现状的调查研究,总结出基层法院法官绩效考核机制的特点,从其考核内容和依据、考核主体和方式、考核结果的运用方面等入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J市Y区人民法院法官绩效考核机制的考核主体、指标设置、考核方式以及对考核结果的运用等内容均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分析J市Y区人民法院绩效考核机制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针对该法院实际情况提出健全J市Y区人民法院法官绩效考核机制的一系列措施,以期对J市Y区人民法院的工作有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涵盖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六个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各方面建设推进力度的不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农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村镇变化翻天覆地,村级档案的种类和数量同步急剧增加,加强村级档案管理,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档案文化支撑,成为了亟待档案工作者解决的重点问题。  
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之下,纪检监察派驻机构作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深化改革。为了充分发挥派驻监督的作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纪检监察派驻机构逐步实现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改革,在改革持续深化的进程中,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在发挥重要监督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新的问题。如何充分发挥派驻监督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建设,继续深化派驻机构统一管理改革,成为新时代摆在
为了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种压力,实现社会养老公平,2015年1月,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开始改革,公共部门退休金制度由传统的财政供养全面转向社会保险,2015年3月,为公职人员建立了职业年金制度。职业年金制度作为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补充,对于推动养老保险并轨改革、促进社会公平、破除人力资源流动壁垒、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职业年金制度运行和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和挑
纳税服务一直是税务部门和纳税人联系的重要纽带,如何通过纳税服务来满足纳税人的办税需求,降低纳税人的纳税成本,让纳税人自觉遵从税法,一直是税务机关工作所关注的重点。2015年随着国家大力推动“互联网+”战略,国家税务总局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第一时间拟定和印发了《“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意图将传统的纳税服务模式转化为“互联网+”模式,利用互联网不受时间、空间、形态限制的优势,进一步完善传统的纳税服
学位
自古至今,从中到外,文秘工作在国家和社会管理的各个领域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步入新时期,文秘工作更是成为各级党政机关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尤其是在资料收集、政策研究、辅助决策、参谋咨询、督促检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公共管理的视角来看,文秘工作,作为公共组织特别是党政机关为领导提供辅助管理的工作,本质上是领导工作的延伸,既需要在领导决策前提供超前服务,也需要在领导决策后做好督促落实。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与之相对应的乡村却日益凋敝,城乡发展差距越来也大。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国家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但是,当前的乡镇干部,尤其是乡镇年轻公务员都是从高校毕业通过公务员考试直接进入乡镇的,难以适应乡镇的艰苦环境、低廉薪酬以及高压工作,纷纷逃离乡镇,到条件更好的省、市、区直单位工作或者直接辞职去大城市发展,导致乡镇干部队伍结构老
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势在必行,怀仁市作为朔州地区一个代表性的县域,也面临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历史契机。  论文首先是引言,介绍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主要是介绍了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区出台的大背景,从国内外两个方面对现有的有关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的学术、研究文献进行了一个梳理,提出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框架和论文全文采取的研究方法。从论文的主体部分而言,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资源
税务系统掌握着国家的税收经济命脉,同时承担着“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重要社会责任,税务系统内渎职失职、腐败等现象不仅可能造成国家税收流失,更会造成税务系统的公信力的下降。因此,强化税务系统纪检监察部门履职,有效遏制税务系统失职、渎职及腐败现象,营造税务系统风清气正的税收执法环境,具有重要社会意义。当前,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已经初步完成,税务系统进一步承担了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等诸多职能,其
学位
涉税信息是税务部门执行税收征管的基础依据,能够全面、快捷、准确地取得涉税信息是推进税收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而全面推进税收管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受制于思想认知、法律制度、管理手段等多方面因素,税务部门取得纳税人涉税信息的方式局限且落后,双方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情形。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急速发展,税源的隐蔽性和复杂性日益增强,信息不对
学位
长期以来,街道办事处在社区建设、为人民提供服务、发展区域经济、建设党的基层组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它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一级政府”,但它实际上承担了“一级政府”的全部职能,直接影响到其管辖范围内的居民的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而非城区街道办事处因地理位置、人才缺失、政策支持较少等各种方面的制约,无论是引导经济发展,还是服务民生,都有着更大的职能履行方面的问题,面临着更复杂的履职困境,极大地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