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都市龙泉驿区以汽车扬名,在汽车制造业集聚的强势驱动下,地区经济加速腾飞,成为领跑四川的县域经济总量第一名。研究该区域的空间集聚形态和空间组织状况,掌握龙泉驿区汽车制造业特征和未来发展前景,不但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汽车产业集聚的理论研究,而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第一,掌握龙泉驿区汽车制造业的集聚现状,剖析其优势和不足之处。第二,对龙泉驿汽车制造业集聚情况测度考核,综合采取区位熵法和产业集中度计算集聚度,并将其与国内六大汽车产业汇集区的集聚情况进行对比。第三,通过阐述该地区集聚度现状,同时对国内外汽车制造业集聚研究成果的收集、汇总和梳理,借助区位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等提出哪些因素可能会促进或抑制其产业集聚。结合2007—2016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实证方法,建立面板数据计量模型,验证假设的正确与否,以探析区域性汽车制造业内部及外部影响变量,为该产业快速成长提供思路和方向,指出未来发展趋势。本文研究结论表明,通过测算,龙泉驿区汽车制造业集聚程度较高,行业主导地位显著。作为后起之秀,该地区有形成我国又一个产业集聚区的潜力。实证结果表明,市场潜力、产业配套能力是推动龙泉驿区汽车制造业集聚的两个最重要因素,其次是人力资源等要素。而运输成本则限制或者削弱了该地区汽车制造业群集的实际状况。站在全国的视角来看,龙泉驿区的汽车产业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对比其他几大汽车产业集聚区,还存在一定差距表现在:第一,整车产业不占优势;第二,零部件产值少,整零比低;第三,研发设计落后。根据前文对龙泉驿区汽车制造业集聚的分析内容,针对性地提出三大政策建议:一是持续推动汽车产业集群化;二是进一步提升产业配套能力;三是扶持和培育企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