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驼绒藜两种生态型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peterpeters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土培桶栽控水方法,研究了乌兰察布生态型华北驼绒藜(Ceratoides arborescens Ecotype Wu)和科尔沁生态型华北驼绒藜(C. arborescens Ecotype Kerqin)对水分胁迫的生长生理响应,测定了叶片含水量、相对含水量、水分饱和亏、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根活力、光和速率、蒸腾速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积累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株高、叶面积、冠幅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结果表明,(1)华北驼绒藜两种生态型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明显不同,尤其在水分胁迫中后期,二者生理代谢表现出显著差异。科尔沁生态型华北驼绒藜与乌兰察布生态型华北驼绒藜相比,水分散失较少,保护酶活性较强,膜伤害产物较少,说明前者对水分胁迫的忍耐力更强。(2)植物可以通过减小叶片组织的水分散失来抵抗水分胁迫。(3)脯氨酸相对含量变化对水分胁迫的敏感性高于酶活性。(4)超氧化物歧化酶对水分胁迫是非常敏感的指标。
其他文献
利用微生物进行金属矿石的浸出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也开始得到应用。微生物浸矿具有成本低、金属回收率高及环境友好等特点,已在工业上用来从废石、低品位原料中
蜘蛛目(Araneae)中的织网蜘蛛由于栖息环境、捕食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而织不同类型的蛛网,其中只有妖面蛛总科(Deinopoidea)和圆蛛总科(Araneoidea)两个类群蜘蛛织圆网(orb-web)。典型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高度信息化的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网络的高速发展,不仅使人们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而且它的灵活性进一步推动了网络在各种平台上的应用。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