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回归水利用量的计算方法和灌溉利用模式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s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中国水资源现状,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水资源循环利用效率较低,面源污染严重,使其已难以满足当代农业用水需求。灌区作为粮食的生产基地,其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分析灌区灌溉水资源的供给来源,除了降雨量和灌溉引水量以外,还存在着一部分内部流通水量,通常被定义为回归水。它是指一次灌水后经渗、跑、漏等形式回到渠沟的水量,是存在于灌区内部且能满足灌溉要求的水资源。因此,为探索解决农业用水矛盾的有效途径,本文选择回归水作为研究对象,期望为未来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实用意义的建议。回归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多集中于建立田间尺度下的回归水计算模型,此类研究试验周期长,研究结果适用范围有限。因此,本文试图从现有的工程条件和试验结果,探讨回归水的利用模式,提出灌区回归水的调配利用方法,提出工程性的改造措施,为今后灌区回归水利用提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建议和方案。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选择了浙江省内典型的多水源中型灌区---杨溪灌区作为研究代表,分析了杨溪水库内的水利工程情况,依照水源工程分布情况与渠系灌溉面积,对杨溪水库的灌溉系统进行概化,共分为北1-7、南1-2等9个研究区域。(2)利用灌区水量平衡原理,对传统的水量输入输出平衡方程式进行调整,提出了基于蒸发蒸腾量、损失量、灌水量、回归水利用量等参数的新灌区水量平衡方程式,并详细阐述了各个参数的含义与计算方法。(3)分析灌区灌溉系统结构,首先对灌片水源工程分类统计,通过实测法、水库库容曲线法、径流系数法、复蓄系数法、能耗折算法对水库、山塘、泵站的取水量进行计算,不同类型水源工程取水量累加得到灌片的灌溉用水量。其次,利用彭曼公式计算作物需水量,与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做商推求灌区需水量。利用上述灌溉用水量与灌区需水量之间对灌溉水包含范围的差异探求回归水利用量的计算方法。(4)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从回归水的定义出发,沿着回归水足迹分析了灌区回归水的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引水量、气象因素、灌溉制度、作物种植结构、渠系构造、土壤质地、田块形态等参数。为了对以上的影响因素进行更全面的评价,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灌区作物种植结构(水旱比)、渠系构造(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对回归水有显著的影响。(5)依据各个影响因素对回归水量的权重大小,提出了杨溪灌区灌溉回归水的灌溉方式和工程系统配置方案,以加强灌区回归水的收集与使用的效果,提高灌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其他文献
在长达50年的研究过程中,人工子宫在三个层面(人工保育箱、人工子宫和人工胚胎)上被探讨。日本的Yoshinori Kuwabara教授和美国的刘鸿清(Liu Hung ching)教授在人工子宫和人工胎盘
[目的]评价光控增绒技术在蒙古国不同彩色绒山羊品种上的应用效果。[方法]从蒙古国5个省选取7个彩色绒山羊品种,将选自相同地区、相同品种的绒山羊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利用绒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的发生率较高,同时抑郁也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及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心力衰竭合并抑郁患者生活质量低,生活自理能力差,增加社会经济负
本文以高职院校教师为对象,以修订的《高职教师职业倦怠量表》、《高职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为测量工具,研究发现高职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处在中等偏上水平,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
本文提出工业设计专业B+CDIO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产品开发与设计"课程的改革,实践工业设计专业B+CDIO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特色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围绕"构
针对某铁路无站台柱雨棚跨度大、空间高等特点,从屋面板、吊顶板、天沟、封檐板、异形板、雨水管等方面,介绍了雨棚加固的主要部位与方法,为今后同类工程施工积累了经验。
在当前形势下,加强诚信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促进社会和谐和人民幸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诚信建设,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