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下半叶,新兴的神经科学、脑科学、人工智能等最新科学成果的出现,使原本被经验主义抛弃的对象——心灵又重新进入了哲学家的研究视野,天赋理论在当代得到了强势复兴与发展。当代西方关于天赋的研究经历了由传统认识论向认知科学哲学的转向,其成果主要是转型天赋论,它不再只局限于传统的认识论意义上的天赋观念或认识问题,而是放眼于一切的天赋心理资源,并聚焦下述问题:人究竟有无天赋心灵?天赋心灵是什么?有哪些天赋的心理结构或机制?初始的心理是什么?塞缪尔斯的天赋理论作为转型天赋论众多的理论成果之一,主要以原初心灵为研究对象,试图弄清人生来就具有的作为基础的先天心理,并且从心理原初的角度,对当代认知科学中的天赋概念作进一步澄清与辩护,阐明了天赋理论在心灵与认知哲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通过研读相关英文文献,试图梳理出塞缪尔斯的天赋思想发展的来龙去脉,系统地讨论塞缪尔斯天赋理论的核心内容与理论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章节:第一章主要是介绍了塞缪尔斯的天赋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包括西方传统天赋观念论的不断演变和当代转型天赋理论的复兴发展。第二章介绍了当代天赋理论面临的挑战与冲击。虽然转型天赋理论在当代实现了强势复兴,但依然面临着天赋概念混淆论的严峻挑战,该理论的倡导者认为天赋概念混乱不堪,应该予以取消。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生物学领域的最新实验证据也使天赋理论受到了许多质疑与批评。第三章论述了塞缪尔斯的天赋理论。面对上述挑战与质疑,塞缪尔斯提出了心理原初主义。首先,他认为一种令人满意的天赋论应该满足概念约束、“逻辑地理学”约束、论证约束以及意义约束。其次,他对心理原初主义的相关概念与核心思想作了详细地阐明。同时,塞缪尔斯分别讨论了天赋与常识、生物学、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了当代天赋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最后,他提出了心理原初主义存在的过度泛化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塞缪尔斯对概念挑战的回应、对不变性理论的批评以及马梅利和贝特森对心理原初主义的理解与评价。最后是结语部分,阐发了对塞缪尔斯天赋理论的思考,主要分析了心理原初主义存在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并与中国的天赋心灵研究进行了简要对比。塞缪尔斯的天赋理论属于心灵与认知研究范畴的成果,它深化了我们对心灵的认知,对于西方心灵哲学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