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归肾丸加味联合氯米芬对肾虚型黄体功能不全(LPD)性不孕症患者的妊娠率、孕酮(P)、雌二醇(E2)、子宫内膜厚度、卵泡发育、基础体温、中医临床症候改善等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评价归肾丸加味联合氯米芬治疗肾虚型LPD性不孕症的疗效及讨论其作用机制,为治疗本病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方法:选择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诊断为肾虚型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30例治疗组和30例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氯米芬治疗,治疗组给予归肾丸加味联合氯米芬治疗,3个月为一个治疗周期,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妊娠情况、中医临床症状、血清激素水平(P、E2)、基础体温、卵泡发育、子宫内膜厚度并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
结果:①两种方案治疗肾虚型LPD性不孕症均有疗效,治疗组的妊娠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0%,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妊娠率较对照组效果明显;②两组患者黄体中期P水平较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提高,两组均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黄体中期P水平相比较差异明显(P<0.05);③两组患者治疗后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较治疗前相比有一定程度的延长,两组均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④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相比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两组均有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⑤两组患者治疗后黄体中期E2水平、卵泡发育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①在应用氯米芬的基础上联合归肾丸加味治疗能提高妊娠率、延长肾虚型LPD性不孕症患者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提高黄体中期P的水平,增加子宫内膜厚度,疗效优于单纯使用氯米芬组。两组均能提高卵泡的发育及血清的E2水平,但两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②运用归肾丸加味联合氯米芬治疗对LPD性不孕症患者肾虚型中医临床证候有明显改善,且副作用小,经济方便,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③本课题初步探讨了LPD性不孕症患者ER的水平,发现其较正常者偏差,ER具有很强的时空性,调控复杂,其作用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方法:选择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诊断为肾虚型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30例治疗组和30例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氯米芬治疗,治疗组给予归肾丸加味联合氯米芬治疗,3个月为一个治疗周期,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妊娠情况、中医临床症状、血清激素水平(P、E2)、基础体温、卵泡发育、子宫内膜厚度并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
结果:①两种方案治疗肾虚型LPD性不孕症均有疗效,治疗组的妊娠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0%,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妊娠率较对照组效果明显;②两组患者黄体中期P水平较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提高,两组均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黄体中期P水平相比较差异明显(P<0.05);③两组患者治疗后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较治疗前相比有一定程度的延长,两组均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④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相比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两组均有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⑤两组患者治疗后黄体中期E2水平、卵泡发育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①在应用氯米芬的基础上联合归肾丸加味治疗能提高妊娠率、延长肾虚型LPD性不孕症患者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提高黄体中期P的水平,增加子宫内膜厚度,疗效优于单纯使用氯米芬组。两组均能提高卵泡的发育及血清的E2水平,但两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②运用归肾丸加味联合氯米芬治疗对LPD性不孕症患者肾虚型中医临床证候有明显改善,且副作用小,经济方便,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③本课题初步探讨了LPD性不孕症患者ER的水平,发现其较正常者偏差,ER具有很强的时空性,调控复杂,其作用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