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肾丸加味联合氯米芬对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肾虚型)患者妊娠率的影响

来源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F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归肾丸加味联合氯米芬对肾虚型黄体功能不全(LPD)性不孕症患者的妊娠率、孕酮(P)、雌二醇(E2)、子宫内膜厚度、卵泡发育、基础体温、中医临床症候改善等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评价归肾丸加味联合氯米芬治疗肾虚型LPD性不孕症的疗效及讨论其作用机制,为治疗本病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方法:选择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诊断为肾虚型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30例治疗组和30例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氯米芬治疗,治疗组给予归肾丸加味联合氯米芬治疗,3个月为一个治疗周期,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妊娠情况、中医临床症状、血清激素水平(P、E2)、基础体温、卵泡发育、子宫内膜厚度并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
  结果:①两种方案治疗肾虚型LPD性不孕症均有疗效,治疗组的妊娠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0%,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妊娠率较对照组效果明显;②两组患者黄体中期P水平较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提高,两组均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黄体中期P水平相比较差异明显(P<0.05);③两组患者治疗后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较治疗前相比有一定程度的延长,两组均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④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相比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两组均有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⑤两组患者治疗后黄体中期E2水平、卵泡发育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①在应用氯米芬的基础上联合归肾丸加味治疗能提高妊娠率、延长肾虚型LPD性不孕症患者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提高黄体中期P的水平,增加子宫内膜厚度,疗效优于单纯使用氯米芬组。两组均能提高卵泡的发育及血清的E2水平,但两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②运用归肾丸加味联合氯米芬治疗对LPD性不孕症患者肾虚型中医临床证候有明显改善,且副作用小,经济方便,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③本课题初步探讨了LPD性不孕症患者ER的水平,发现其较正常者偏差,ER具有很强的时空性,调控复杂,其作用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特发性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肝郁化火证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8年04月至2018年12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科门诊就诊的肝郁化火型iRBD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氯硝西泮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两组连续治疗30天。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0天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量表(REM sleep
目的:本研究以“瘀毒”理论的为主导思想,用化瘀解毒法治疗中晚期痰瘀互结型胃癌,为中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并探索中医药在化疗过程中“减毒增效”的作用。  方法:将64例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分期标准,经病理学诊断确诊为ⅢB的原发性胃癌,且通过中医辨证分型为“痰瘀互结”型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的将患者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SOX化疗方案,治疗组患者配合口
学位
目的:通过观察补气活血利水方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气虚血瘀、水湿内停证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安全性,为大规模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河南省中医院肾病科住院治疗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7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气活血利水方治疗,疗程均为8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
研究背景:恩师刘爱华教授,业医四十余载,一直奋斗在中医临床、教学、科研的前线。刘师临证秉承“师古不拘古,创新不离宗”的原则,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消渴(2型糖尿病)的辨治方面,持有独特的见解,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  研究目的:通过真实的临床诊疗总结,使刘师从胆郁论治消渴(2型糖尿病)的学术思想得以传承,进一步丰富中医辨治消渴的内涵。  研究方法:通过随师侍诊、聆听刘师临证对本病的认识、及时记录并
学位
目的:观察化纤解郁汤治疗乙肝肝纤维化伴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为中医治疗乙肝肝纤维化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临床依据,并为乙肝肝纤维化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  方法:观察对象为2017.10-2018.11在河南省中医院肝胆脾胃科治疗的乙肝肝纤维化伴抑郁状态患者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8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化纤解郁汤,购自河南省中医院,机煎,每日两次,每次200ml,疗程为12周。对照组使用鳖甲煎丸,一
目的:经过对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体重指数、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的试验研究对比,探究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前期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前期患者提供临床依据,补充完善糖尿病前期的治疗方案。  方法:从河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前期(湿热内蕴兼血瘀证)的门诊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设置对照组、治疗组各33名受试者,每组受试者都采取基础治疗,在基础治疗的
目的:通过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相比,对益气通脉方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对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含量的影响,明确其治疗特点,评价该方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将收集的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益气通脉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
目的:观察益肾通络方治疗Ⅲ型前列腺炎(肾虚络阻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方药。  方法:纳入120例初诊时间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于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郑州市中医院的男科门诊就诊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联合口服益肾通络方,日一剂,每次200毫升,分早晚两次温服;基础治疗:ⅢA型口
目的  通过分析益气、活血及益气活血方药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PWI低灌注区感兴趣区(ROI)与镜像侧各参数比值的差异,初步探索益气活血法、益气法及活血法对脑局部灌注和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其疗效机制,为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为观察对象,进行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研究对象分为益气组、活血组、益气活血组和对照组,在西医规范治疗的基础上,分别
目的:通过临床疗效评价及相关因子的检测,探讨加味小青龙汤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寒哮证)的安全有效性,其可能通过调控IL-6、IL-10影响SIgA分泌而发挥作用机制,为经方加味治疗哮喘及其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根据自愿原则,收集符合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寒哮证)诊断标准的患儿60例,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西医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丙酸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