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燃料喷雾燃烧特性的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04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满足日益严苛的排放法规和燃油经济性要求,并减轻排气后处理器的负担,近年来,开发新的发动机燃烧技术以降低其自身排放的研究十分活跃,涌现出诸如均质压燃(HCCI)、汽油部分预混压燃(PPCI)和低温燃烧(LTC)等旨在实现发动机高效清洁燃烧的新型燃烧方式,它们有望解决内燃机PM排放和NOx排放Trade-off矛盾。但是,现阶段它们均面临着运行负荷范围偏小、着火时刻和燃烧速率难以控制、HC和CO排放高、冷启动和工况过渡困难等困境。由于这些燃烧方式的着火与燃烧由化学反应动力学所主导并在一定程度上受气流运动和油气混合控制,混合燃料这类燃料化学控制方法成为了解决这些困境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本文运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汽柴油混合燃料喷雾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结合ECN喷雾实验数据库、依据经典线性稳定性理论对KH-RT破碎模型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指出提高喷雾破碎模型对不同环境条件适应性的方法和路径;然后,利用离散多组分蒸发模型对汽柴油混合燃料喷雾特性进行模拟,对比分析了单组份燃料和混合燃料在不同环境条件的喷雾贯穿距、SMD、燃油蒸发速率。仿真结果表明,混合燃料G50喷雾特性一般处在G0和G100之间,且G50各项喷雾特性参数与G0更为接近;环境温度对单燃料和混合燃料喷雾特性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随着环境温度升高,液滴的蒸发速率会大幅提升,特别是当环境温度高于液滴的临界温度时,液滴的蒸发速率可达90%以上。应用高速摄影和激光诱导炽光法(LII)对柴油喷雾燃烧过程进行可视化研究。在柴油喷雾燃烧过程中,可以观测到蓝色火焰、黄色或白色火焰,着火前期它以预混合燃烧为主,随时间推移火焰快速发展为扩散燃烧为主的燃烧方式。燃油喷射压力由100MPa减小到60MPa,柴油喷雾液相贯穿距略微减小,燃烧滞燃期变长;孔直径由0.15mm增大到0.25mm,柴油喷雾液相贯穿距增大,燃烧滞燃期变长。最后,利用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燃烧模型研究汽柴油混合燃料着火燃烧性能,随着汽油添加比例的增加,着火时刻不断延迟,火焰浮起长度增长。
其他文献
小波变换作为时频分析的强大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工程领域。本文主要研究小波变换在医学图像处理中的应用,包括医学图像的去噪及分割。第一章中概述了医学影像学和一些
喷油参数对燃油喷射雾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进而影响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利用数值仿真计算的方法,分析喷油参数对燃油喷射雾化、混合气形成及燃烧过程的影响规律,对优
高品质的蒸汽是保证核动力装置安全和经济运行的重要条件。波形板汽水分离器由于其分离效率较高,广泛应用于核动力装置中,并且作为汽水分离系统最后一级分离器,在核电站中占有重
随着DCS的广泛和深入应用,传统电站仿真机已经不能很好适应当前仿真任务的要求,利用先进仿真手段,开发能够对集散控制系统进行深入研究的新型电站仿真机成为当前十分重要的课题。现代电站仿真机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详细论述了集散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组成、功能及发展;深入探讨了电站仿真机的建模与DCS仿真技术,结合虚拟DCS,并基于maxDNA(MAX1000+PLUS)支持的虚拟DPU技术,提出了
均质压燃(HCCI)燃烧是由复杂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控制,因此它对影响燃烧边界条件参数的变化很敏感,表现为强时变性。均质压燃(HCCI)的研究工作不仅要分析稳态工况,还要分析瞬态
在潜心研究叶片三角形法与网格法绘型的基础上,比较两者的优缺点,并且在三角法设计叶片过程中运用新方法用以控制叶片的包角,优化叶片设计,提高泵的效率。在大量的算例的基础上,研
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学物质的品种每年以近千种的速度迅速增长,在现代工业及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等迅猛发展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职业危害和环
高浓度含氮有机废液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处理较困难。由于有机废液含有一定的热值,国外通常采用焚烧法处理。本文分别对含乙氰、苯胺以及硝基甲烷三种典型含氮有机废液在小型
液化石油气(LPG)以其丰富的来源、良好的排放与经济性在发动机代用燃料领域占有较重要的地位。但由于LPG 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它在柴油机上的应用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探
蒙特卡罗法(Monte Carlo Method, MCM)是一种随机性模拟方法,在辐射换热计算中被广泛应用。其优点是概念清晰、数学描述比较简单,对复杂问题有很好的适应性,缺点是为获得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