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发展与贫困减少研究——基于民族八省区的面板数据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uang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民族地区由被动扶贫转向主动扶贫提供了契机。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加深,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最突出的变化体现在产业结构上。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在整个国民产值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为我国民族地区减贫提供了新视角。民族地区产业结构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在经济转型的大形势下,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是提高民族地区减贫效果的有效途径。  针对当前我国民族地区日益严峻的贫困问题,大多研究都是基于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两个角度,并且都是理论方面的研究,实证研究缺乏。本文从影响民族地区减贫效果的因素出发,利用主成份分析法进行建模,验证民族地区减贫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扶贫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借鉴。  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内外关于贫困及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对贫困和产业结构的研究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另外论述了贫困测度的主要方法及衡量指标,为贫困的评测提供理论依据。  其次,客观、详细的分析了我国民族地区的贫困现状及致贫原因,通过对民族地区扶贫政策以及产业结构现状的研究,总结出目前已经取得的减贫成果,特别是由产业结构的调整所带来的减贫成果,最终得到产业结构在减贫过程中的重要性。  第三,构建了影响民族地区减贫效果的指标体系,然后依据各项指标建立主成份分析模型,提取出对民族地区的减贫起主导作用的因素,确立了产业结构的发展在减贫过程中的地位。并且将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相比较,分析其自身发展的特点及不足。  最后,根据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以及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加强减贫力度的有效产业政策和措施。
其他文献
“承担风险,无可指责,但同时记住千万不能孤注一掷!”索罗斯的名言时刻提醒着人们,在冒着巨大的亏损风险博弈高收益的同时,永远不要忘了给自己留一份安全的资产作为避风港。中国的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资金盈余部门向短缺部门转化的主要渠道。资金是保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推动力,无论是改善产业间的比例,还是提高产业结构的质量,都离
编辑学和出版学是两门紧密相连的学科,我国编辑出版研究界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过大量的讨论和研究,并衍生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现主要选取当前一些关于编辑学和出版学之间关
从美国金融危机一直到欧洲债券危机直接影响到很多国家的经济,包括了越南,特别是在进出口方面,造成不少越南国内大小企业破产,面临未能保持就业和扶贫可持续性,越南存在近贫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是人类发展的一种理想境界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传统意义上的发展模式中,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迅速发展是并不是远见卓识的。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