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挤油辊的性能及试验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samu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冷轧板带材生产线湿平整环节中,橡胶挤油辊由于其表面容易出现老化裂纹、去除油液能力较弱以及容易粘附铁屑残渣划伤板带材等缺陷近年来已经逐渐被美国研制的新型复合材料挤油辊取代。复合材料挤油辊的辊套基体材料为非织造布,因其独特的多孔结构而具有较好的油液吸收能力并能将细小杂物吸纳入孔隙中从而避免对板带材表面的划伤,同时非织造布还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以及自愈性,可以保证挤油辊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复合材料挤油辊的除油效果主要受其设定的工况参数的影响,因此研究复合材料挤油辊在实际工作环境下受力压缩变形和温度场,并根据辊套基体非织造布的磨损情况预测复合材料挤油辊的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结合弹性力学以及传热学理论对复合材料挤油辊受力压缩变形和温度场进行分析;然后使用ABAQUS对试验和实际两种不同尺寸复合材料挤油辊模拟实际工作状态仿真分析,确定其辊套压缩变形量与所受压力关系曲线、弹性变形恢复时间以及初始工作阶段挤油辊温度变化和分布;最后利用除油试验装置搭建试验平台对试验尺寸挤油辊进行受力压缩变形以及除油试验修正关系曲线,得到修正系数为1.2。研究表明使用复合材料挤油辊除油后带钢表面油膜厚度最小值为0.91g/m~2,带钢表面质量有所提高;实际工况下,复合材料挤油辊承受压力约为16800N时(换算成线载荷为8N/mm),即可达到最佳除油效果,此时挤油辊辊套部分弹性变形恢复时间约为0.142s,挤油辊转动周期应大于0.852s,对应板带材进给速度应不高于1.050m/s;同时结合非织造布的构造和冷轧湿平整环节的工作环境对复合材料挤油辊辊套的磨损失效进行理论分析,利用LEICA DFC295光学显微镜对辊套表面不同磨削阶段进行观察对比,预估磨损单层纤维需要的除油工作次数约为648000次,复合材料挤油辊的使用寿命约为897.44天。
其他文献
不锈钢管因其优异的抗腐蚀性、耐磨性及较高的强度,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领域中。但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高精尖行业迅速发展,医疗卫生、航空航天、核能以及船舶等领域对其所使用的不锈钢管内表面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而长不锈钢管因其结构的特殊性,导致内表面难以实现光整加工。因此探寻高效清洁的不锈钢管内表面光整加工技术意义重大。磁性珩磨是一种以磁力为驱动的新型表面光整加工技术,前期研究表明,电磁式磁性珩磨系
随着现代航空、航天及核工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对服役于苛刻工况下运动部件的强度及耐磨性要求不断提高。GH4169镍基高温合金是制造热端部件的主要材料,普遍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但该合金服役温度局限于650℃以下,并且在中低温阶段磨损严重。涂层技术可在不影响零部件功能的前提下改善表面摩擦学性能,提高运动系统的可靠性。因此,开发在宽温域内(室温~1000℃)具有高强度、稳定可靠及耐磨损性能良好的
由于壁厚较薄、刚度较弱,薄壁圆柱筒工件的切削加工一直是机械行业的重点和难点。在动态切削力的作用下,工件和刀具的接触点处极易发生强烈的颤振,从而使工件表面留下振痕,严重影响加工效率及表面精度。此外,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工件材料不断被去除,以及刀具切削位置的变化,使得切削系统是一个时变系统。为此,本文从动力学建模的角度,考虑时变厚度、时变位置的影响,分析薄壁圆柱筒工件的车削固有特性,将振动系统稳定性的问
滚磨光整加工技术以其绿色、环保、高效、适应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零件表面质量的改善及表面完整性的提高,其中,在主轴式滚磨光整加工过程中,工件处于非自由状态,能够实现对轴盘类零件表面的光整加工,有效避免工件之间的相互磕碰、划伤。离散元法的提出以及离散元仿真软件的研发,实现了各类工程问题中离散元颗粒之间运动状态及轨迹的可视化。本课题结合主轴式滚磨光整加工工艺特点,利用EDEM仿真软件对主轴式滚磨光
传统村落,在农耕文明背景下处于一个缓慢渐进式的适应进程中,社会、自然和礼法营造出“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核心思想,并且发展形成村落空间肌理均质、功能协调、空间紧凑的稳定状态。在中国传统的生态观中,“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相互认同和适应的过程,是既要顺应和尊重自然,又要改造和利用自然,同时创造和谐人居环境的过程。我国建筑行业虽然已初步实现现代化,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例如怎样选择建筑形式
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曙光煤矿采用在高位钻场施工高位钻孔抽采采空区瓦斯措施防治瓦斯,由于现有的普钻钻孔深度浅、轨迹不可控制、钻场数量多、钻机台月效率低等因素,在煤炭经济形势低迷的大环境下,如何降本增效、安全开采成为制约曙光煤矿瓦斯治理的难题。为进一步提高采空区裂隙带瓦斯抽采效果、降低矿井瓦斯治理成本,保证工作面安全回采,曙光煤矿引进大直径顶板定向长钻孔技术对工作面覆岩裂隙带瓦斯进行抽采,
由煤自燃引发的煤炭火灾是煤矿开采和储运过程中主要的矿井灾害之一,煤矿井下一旦发生火灾,就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严重破坏周围环境,使煤矿的安全生产遭受巨大威胁。相较于一般的固体火灾,煤矿井下煤自燃火灾存在发生源位置不明显、易复燃、难防治等特征。现阶段主流的采空区防灭火技术在保障煤矿安全生产过程虽有成效,但也存在寿命短、易流失、扩散能力弱、成本高等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采空区煤自燃防治技术有待进一步改善
TC4钛合金是以钛为基础的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具有优良的耐蚀性、小的密度、高的比强度及好的韧性和焊接性等一系列优点。TC4钛合金属于难加工材料,在滚磨光整加工后工件表面质量改善效果有限,难以达到理想的表面粗糙度。研究表明,工件的表面质量与其服役性能息息相关,当TC4钛合金工件表面粗糙度下降至0.250μm以下时,疲劳强度不受粗糙度值的影响。同时,深冷处理使工件的可加工性增强,物理力学性能也得到
煤炭自燃火灾是造成资源浪费、威胁安全生产的重大矿井灾害之一。空气中的水分作为影响煤自燃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受地下水和降雨等影响,空气湿度对煤自燃过程具有多重作用。通过研究不同相对湿度的空气对煤自燃的影响,探究空气中的水分如何影响煤的低温氧化过程,对完善水分在煤炭生产、运输、储存以及加工过程中的煤自燃火灾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神东长焰煤与锡盟褐煤为研究对象,为解析不同原始赋存水分煤体在不同相对湿
矿井自燃火灾防治的关键在于火源位置的精确探测,同位素测氡法因其操作简便、成本低、不受地形限制、适合深部火区探测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自然发火严重区域的探测,但如何在地表通过获得准确的氡浓度异常信息来精准探测复杂状况下煤自燃火区是测氡技术所面临的关键技术挑战。目前地表氡异常信息的获取主要采用α杯法,该法易受季节、气象、日照、风力、仪器震动及其它人为因素的影响,制约现场数据的有效采集和准确分析。受煤自燃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