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琥酯对伴Ⅰ型糖尿病牙周炎大鼠模型心血管并发症的防御效应及机制研究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ingzh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青蒿琥酯对Ⅰ型糖尿病及伴Ⅰ型糖尿病牙周炎大鼠心血管并发症的防御效应,及对口腔、大血管内菌群的影响,并研究凋亡、炎性等通路机制在此病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一选取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0只,体重200~220g,随机分成以下5组:正常对照组(CON组)、单纯Ⅰ型糖尿病(DM组)、50 mg/kg青蒿琥酯干预组(DM+ART(50 mg/kg)组)、100 mg/kg青蒿琥酯干预组(DM+ART(100 mg/kg)组)和胰岛素干预组(DM+INS 6U组),每组8只。建模方式如下:构建Ⅰ型糖尿病模型(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后复测1、3、7天空腹血糖稳定在16.7 mmol/L以上确立成模),待模型确立后,青蒿琥酯(50 mg/kg、100 mg/kg)、胰岛素(6 U/kg)干预4周后,收集血液样本、分离心脏和主动脉弓组织,测量心脏重量、终末血糖和血脂相关生化指标。H&E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和主动脉弓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测心血管中RAGE、NF-κB、MMP9、MMP1和CD68的表达。实验二选取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56只,体重200~220 g,随机分成以下7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CON组),单纯Ⅰ型糖尿病组(DM组),单纯牙周炎组(PD组),伴Ⅰ型糖尿病牙周炎组(DM+PD组),10mg/kg青蒿琥酯干预组(DM+PD+ART(10 mg/kg)组),30 mg/kg青蒿琥酯干预组(DM+PD+ART(30 mg/kg)组)和60 mg/kg青蒿琥酯干预组(DM+PD+ART(60 mg/kg)组),每组8只。建模方法如下:构建Ⅰ型糖尿病模型(建模方法同前);牙周炎模型(涂菌+结扎丝固定法构建牙周炎模型,通过牙周检查及Micro-CT观测到牙槽骨吸收,即可确认成模),Ⅰ型糖尿病牙周炎模型确立10周后,进行青蒿琥酯用药干预(10 mg/kg、30mg/kg、60 mg/kg),实验期间每周测大鼠体重及空腹血糖值。干预第4周末,测各组大鼠12小时摄食、饮水、尿量及粪便量,称取大鼠心脏重量;口腔拭子取各组大鼠口腔菌群标本进行测序分析;收集腹主动脉血液样本、行终末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等血脂相关生化检查;处死大鼠后收集大鼠上颌磨牙及牙槽骨、心脏、主动脉弓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分析;Micro-CT观察下上颌磨牙区牙槽骨形态结构改变并测量其骨密度值;Masson、天狼猩红和Tunel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和凋亡情况;采集大鼠部分主动脉弓组织进行菌群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法、PCR分析牙槽骨组织中NF-κB、TLR4和VEGF的表达水平、主动脉弓组织中NF-κB、TLR4、VEGF、ICAM-1的分布和表达水平以及心肌组织中NF-κB、p38 MAPK、TGF-β、Smad2、MMP9的分布和表达水平。结果:实验一结果显示:糖尿病组大鼠心脏及体重重量减轻,心体比稍增高,血糖血脂明显升高,通过青蒿琥酯50、100 mg/kg的治疗均可明显改善(P<0.05),其中DM+ART(100 mg/kg)组对血糖下降有显著影响(P<0.05),DM+ART(50 mg/kg)组对心体重量及血脂生化指标改善明显(P<0.05)。H&E和MASSOM染色提示,DM+ART(50 mg/kg)组对组织形态异常和纤维化具有良好的恢复作用;免疫组化及PCR结果表明,青蒿琥酯可下调糖尿病大鼠大血管、心肌组织中NF-κB,CD68,MMP1,MMP9和RAGE的表达(P<0.05),DM+ART(50 mg/kg)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但对于心血管组织中RAGE蛋白的表达,则是DM+ART(100 mg/kg)组降低的更为显著(P<0.05)。实验二结果显示:单纯牙周炎组体重、饮水、尿量、终末血糖以及血脂相关生化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接近,无明显改变;单纯Ⅰ型糖尿病组、伴Ⅰ型糖尿病牙周炎组大鼠体重减少、饮水、尿量增多,心脏重量减轻,血糖血脂明显升高,通过青蒿琥酯的治疗均可明显改善,DM+PD+ART(60mg/kg)组作用明显(P<0.05)。Micro-CT示青蒿琥酯可有效改善牙槽骨吸收及骨密度降低,DM+PD+ART(60 mg/kg)组作用明显(P<0.05)。Masson、天狼猩红和Tunel染色提示青蒿琥酯60 mg/kg用药组对心肌凋亡及纤维化有明显治疗效果(P<0.05)。免疫组化、PCR结果表明,青蒿琥酯可降低在Ⅰ型糖尿病、伴Ⅰ型糖尿病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及心血管组织中高表达的NF-κB、TLR4、VEGF、ICAM-1、p38 MAPK、TGF-β、Smad2、MMP9含量,DM+PD+ART(60 mg/kg)组作用明显(P<0.05)。主动脉弓和口腔拭子测序结果示单纯牙周炎组、单纯Ⅰ型糖尿病组、伴Ⅰ型糖尿病牙周炎大鼠在血管菌群中变形杆菌构成增多,厚壁菌构成减少,而口腔菌群中变形杆菌构成减少,厚壁菌组成相对增多。青蒿琥酯用药干预后可调节菌群失调,DM+PD+ART(60 mg/kg)组可明显改善血管内菌群组成,降低变形杆菌比例,增多厚壁菌构成,使其趋于正常组;DM+PD+ART(10 mg/kg)组可有效改善口腔菌群组成,使其趋于正常。结论:1、青蒿琥酯可通过抑制NF-κB/RAGE通路蛋白表达,有效降低Ⅰ型糖尿病血糖并对Ⅰ型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有防御效果。2、牙周炎相关致病菌可引起Ⅰ型糖尿病口腔及血管内菌群失调,从而加重心血管并发症;3、牙周炎影响心血管并发症分子机制包括NF-κB/p38 MAPK/TGF-β通路诱导心肌的凋亡、纤维化,以及NF-κB/TLR4引起大血管的炎性改变;4、青蒿琥酯可通过抑制上述通路,以及调控菌群,有效改善牙周炎进程及Ⅰ型糖尿病牙周炎伴发心血管并发症,呈浓度依赖性。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生物电阻抗分析(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评估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的潜在作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既往有较多关于BIA评估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的研究,但结果却不相一致。本文旨在探讨BIA评估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的临床价值及长期生存获益的效果,并对这一领域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的结果进行Meta分析。研究方法:通过计算机在中国知网、万方、维
目的:建立上颌窦气化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研究上颌窦气化发生机制,分析上颌窦气化对不同形态上颌窦以及上颌窦底提升后植骨材料的应力分布。为上颌窦底提升植骨形态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27个上颌窦三维有限元植骨模型,根据上颌窦底部的近远中形态,将上颌窦分为:(1)深凹型,(2)浅凹型,(3)平坦型。每一种上颌窦中,将植骨模型按高度分为3mm、6mm、9mm,按宽度分为8mm、10mm、12mm。获
目的:分析影响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人群前哨淋巴结(SLN)转移的因素,建立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SLN转移logistic回归模型,并验证新建立的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CN0期)乳腺癌SLN转移logistic回归模型在临床中的预测价值;评估和验证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乳腺癌SLN转移模型预测CN0期乳腺癌人群SLN转移的有效性;将两模型临床预测价值进行比较,选择适合本地区临床
背景及目的:目前,总生存时间(OS)是评价鼻咽癌治疗效果的金标准,但需要观察的时间较长,为此我们需要替代终点以缩短评估疗效的时间。本文研究目的是分析调强放疗(IMRT)后鼻咽癌患者的OS率、无失败生存(FFS)率和无进展生存(PFS)率,并寻找小于5年的替代终点代替5年OS、FFS、PFS,缩短评估鼻咽癌预后及疗效的时间。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到2014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
目的:应用超声动态测量视神经鞘直径以评价高血压患者在行头低脚高位腹腔镜手术时颅内压的变化。方法:本研究选择择期行头低脚高位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高血压患者20例为A组,非高血压患者20例为B组。所有患者年龄18-65岁,BMI18~25 kg/m~2;ASA I或II级,行常规麻醉诱导和机械通气。手术开始时改-30°头底脚高位并结合二氧化碳人工气腹,两组气腹压力均设为13 mm Hg,手术结束时结
目的: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发病机制中气道慢性炎症扮演着重要作用,其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气道平滑肌细胞(Airway smooth muscle cells,ASMC)在各种因素刺激下分泌的炎症因子可能参与这一发病过程。近年来发现,氨茶碱除了具有经典的支气管扩张作用外,还具有抗炎作用。但是氨茶碱对气道平滑肌细胞表达和分泌炎症介质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采用人气道平滑肌细胞(Human airway
研究背景:局部晚期鼻咽癌(NPC)的标准治疗是同步放化疗联合诱导化疗或辅助化疗,防治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的基本药物需要用到地塞米松,鉴于糖皮质激素对机体免疫抑制的副作用究竟有多大,甚至对患者的生存有无影响,目前尚不明确,值得考究。因此,我们就鼻咽癌化疗止吐中使用的地塞米松是否会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并影响预后
目的:研究分析替牙期口呼吸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儿童经定制型功能矫治器矫治后软硬组织、气道、腺样体的变化特点,探讨口呼吸对儿童的影响以及定制型功能矫治器的矫治效果,为今后的研究和临床矫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替牙期口呼吸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儿40例,平均年龄9.18±1.27岁,其中试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试验组使用定制型功能矫治器进行矫治,对照组在观察期内不进行治疗并定期随访。试验组与对照
目的:探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etib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在轻型创伤性颅脑损伤(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MTB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01日-2019年10月01日在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109例MTBI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每例MTBI患者均使用了MR SWI、MR常规序列和普通CT
第一部分吸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外周血中髓样树突状细胞活化的影响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难以控制,吸烟是COPD急性加重(AE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发生是否与树突状细胞活化改变有关,目前仍不清楚。本部分研究主要探讨持续吸烟对AECOPD患者外周血髓样树突状细胞(mDC)活化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