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和发展我国资本市场需要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出创业板市场是完善我国多层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标志。多层资本市场体系在满足多元化的融资需求,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同时,也迎合了多样化的投资需求。而股价涨跌幅限价措施作为修正市场失灵的手段,它对股票市场的运行及其风险配置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以我国多层资本市场为研究对象,依据波动反馈说和杠杆说等相关理论论证了多层资本市场交易机制非对称性设计的合理性,并结合我国多层资本市场的实际运行状况,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多层资本市场体系的收益率特征、风险状况以及收益率与风险的关系,以及主板市场、中小企业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之间的联动性。针对我国多层市场体系实际运行的数量特征与统一的交易机制设计不匹配的问题,我们提出了非对称交易机制设计的观点,同时重点探讨了我国多层资本市场体系非对称交易机制设计中数量界面的确定,即实行有差别的涨跌停板制度,使主板、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在风险配置上真正体现出它的层次性,从而保证资源配置与风险配置的一致性,达到优化多层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功能发挥的目的。本文在对我国股市限价交易制度不同阶段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对称性涨跌幅限价机制下市场运行特征的经验分析,揭示了对称性涨跌幅限价机制的非对称效应,并对这种非对称效应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进行了解释。同时,运用基于价值函数理论的VF-EGARCH-M模型,对我国股市对称性限价机制的非对称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为依据,结合极值理论的运用,提出了非对称性涨跌幅限价机制的最优设计方案,并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技术对最优设计方案的效果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涨跌幅限价机制的这种非对称性调整不仅有利于纠正收益率的偏态性和降低风险,而且也有益于提升投资者的预期收益,是一种典型的帕累托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