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社会医疗体系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sais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医事制度,历史上有确切记载的可追溯到西周,由医政行政长官医师长士掌管。以后历朝都有医事制度,不断趋于成熟化。社会医疗体系应是一个与医疗有关的网络,唐代社会医疗体系的概念医学界和史学界尚未有人做过定义,本人认为唐代无论官方还是民间医疗机构都已相当完善,已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医疗系统。笔者把官方和民间的这两个医疗系统统称之为唐代医疗体系。唐代社会医疗体系包括唐代社会官方医疗体系和民间医疗体系两部分。官方医疗指的是宫廷、府州、军队等有官方医疗机构设置的地方的医疗状况。宫廷医疗机构众多,包括尚药局、太医署、药藏局、翰林医术待诏、患坊等。唐代是第一次把官方医疗机构、医学教育推向地方的朝代,大大推动了唐代社会医疗事业的发展。军队也有军医的存在,军士生病有相关的医疗制度。民间医疗主要包括悲田养病坊、民间医生、巫医、还有百姓的自救。其中悲田养病坊起源于寺院,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直至民国时期还有类似机构的存在。唐代社会医疗体系初具规模,并对同时期与中国有交往的各国医疗体系的发展形成了巨大影响。
其他文献
新桂系统治的十年(1927至1937)是国家政权不断扩张的十年,国家权力的不断延伸改变了传统乡村的文化权力结构。文章以广西客家第二大县陆川县莲塘村为个案研究在国家权力扩张的特
宋代西北民族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即西北各民族大交往大融合的新时期,在这种大背景下,由河湟吐蕃建立的唃厮啰政权,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而成为宋、夏、辽
国家转型抑或政治重建是近代中国的一个历史主题,由于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和传统,国家转型的历史过程必然包括如何重新整合各民族间政治关系的问题,也就是民族区域整合的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