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院产权制度的改革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医疗卫生属于特殊行业,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一直滞后于国民经济其它行业的市场化改革进程[1]。前一轮改革在解决了一些旧矛盾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矛盾;新一轮改革刚刚开始,情况可谓复杂,任务可谓艰巨,赞同与批评之声也此起彼伏。怎样的产权制度,怎样的管理体制,才能解决现行医疗体系中的矛盾,才能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运作效率,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医疗体系,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本文旨在结合工作实践,对此做一番思考和研究。
本文从我国医疗体制建立、发展以及改革的历程入手,剖析了正在进行的医院产权制度改革所面临的主客观方面的问题,即改革目标不明晰、法律法规的缺陷和滞后、认识上的误区和医院管理者的作用被忽略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要“高屋建瓴地制定产权制度改革的战略方针”,并要做到“四个必须”,即医院的改革和发展必须主动适应宏观经济体制的变革,必须主动适应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必须主动适应医院补偿机制的改革,必须主动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深化。文章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首先,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确立“以人为本”的改革目标,保证人民群众享受到基本医疗,并满足多层次医疗需求;其次,明确医院的定位,区分好公立医院、非营利医院及营利医院之间的关系;再次,详细解析各级政府在医疗体制以及体制改革中的职责,提出分割政府对医疗机构的行政管理职能和资产管理职能的思路;第四,重视医院管理者在改革中的作用,保护他们参与改革的热情,增强医院的内部管理。
接着,作者根据自己几年来的工作实践,针对目前医院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1. 国家要尽早完善医院产权和分类管理的法律法规;2. 建立以产权属性为核心的医院管理模式和利润分配原则,同时对实施办法提出了自己的思路;3. 调整国有医院在我国现行医疗服务体系中所占的比重;4. 进一步推进医院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5. 从各地已有的改革实践案例中吸取经验和教训。针对医院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中出现的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供借鉴的解决办法和注意要点。
最后,结合一个具体案例,对公立医院产权制度及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和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