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现代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提高,世界文化遗产以其体现历史遗存的真实性、体现文化脉络的传承性和生态环境和谐性等独有的魅力,日益受到现代旅游消费者的追捧,成为现代旅游休闲的首选之地,“遗产旅游”正以飞速的发展成为当今旅游市场的另一个生力军。然而针对这一现状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不和谐的现状,把文化遗产尤其是世界级文化遗产,完全等同于一般旅游资源对其进行肆无忌惮的开发利用,以其旅游经济效益的高低作为衡量历史文化价值的标准,因此本文针对目前国内遗产旅游发展中的误区和问题,以世界文化遗产地——安阳殷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初步的探讨和研究,希望能使得世界文化遗产能沿着正确的发展模式健康快速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针对国内“申遗”热进行分析和总结,面对“申遗”热潮我们必须冷静的思考,必须明确端正“申报”的目的,不能使其文化遗产的性质、功能和空间错位,要积极转变遗产旅游观念,确保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在坚持可持续的发展原则下永续利用,继而针对殷墟历史文化价值高而遗产旅游市场低迷的现状进行剖析,在坚持文化遗产保护第一的原则下,针对殷墟青铜器独特性遭到质疑、甲骨及甲骨文对旅游消费者缺乏视觉冲击力等“先天不足”的束缚下,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在强化政府保护职能的同时探求殷墟保护和开发新模式,提升文化遗产地殷墟的旅游吸引力,改变本征价值高而旅游市场低迷的尴尬现状,达到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