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及控制的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ny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澳大利亚著名机构学教授Hunt在1978年首先提出应用6自由度的Stewart平台机构作为机器人的机构,并联机构机器人的研究成为机器人技术研究的新热点.同串联机器人相比较,并联机构自身具有潜在精度高、刚性大、高的承载比和速度快等特性.并联机器人机构学属于空间多自由度多环机构学理论的新分支,结构较复杂和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并联机构的理论研究,对掌握和研制新型的并联机器人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该论文以具有一般机构参数的6自由度的并联机器人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动力学理论及控制方案等方面的问题.(1)在建立一般意义的6自由度并联机构模型的基础上,讨论并联机构的位置分析这一基本问题,对并联机构的运动学正解的求解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Newton-Raphson算法和基于径向基函数的神经网络算法,这两种方法在运算速度、精度等方面均能达到很好的效果;(2)对并联机构进行速度和加速度分析,建立了并联机构运动平台的速度、加速度与不同驱动分支构件间的速度、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为并联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做基础;(3)分别采用Newton-Eular方程及凯恩方程方法建立了并联机构动力学模型,并应用动力学方程对并联机器人进行了仿真研究,讨论得出组成并联机构的各个构件的质量、转动惯量、速度等参数的影响,即使机构在高速运行条件下,运动平台及驱动分支的转动惯量的影响甚小;(4)并联机构运动路径点的位置和姿态可能引起动力学方程中雅克比矩阵行列式为零或为病态矩阵,使并联机构出现奇异性.通过对动力学方程雅克比矩阵的分析,给出了避免在机器人的路径上出现奇异点的轨迹规划方法;(5)从理论角度出发,以逆动力学控制器为基础,将神经网络与传统的PID控制理论相结合,给出并联机构的PID神经网络控制方案模型,推导了多变量控制的PID神经控制器的算法.该文的研究结果可应用于6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机构设计和动力学控制.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对各行各业废气排放的要求日益严格,众多中小型企业开始积极寻求减少废气中颗粒物排放的新方法。因此,项目组为某企业开发了一台新型滤筒除尘器。滤筒除尘器内部流场分布对设备的除尘效率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本论文采用了数值模拟方法,对滤筒除尘器过滤过程的流场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流场分布特性对除尘效率和设备使用寿命的影响,并提出改善除尘器内部流场的干预方法,为滤筒除尘器的结构设计和性能改进提供
液压支架作为煤矿井下主要的支护设备,是煤矿安全开采的保证。急倾斜煤层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因煤层倾斜角度大和地质条件复杂,分析液压支架防滑、防倒稳定性,分析销轴连接孔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实验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促使各高校积极的进行实验室的建设,数字化实验室是信息时代实验室建设的主导方向。本课题针对目前实验室中实验设备的性能及实验设备管理的现状,结
该文主要是对粉末温压加热系统进行研究,该系统综合运用了粉末冶金、机械、热工和电气自动控制等领域的适应.该文首先分析了国外具有代表性的温压加热系统,以及中国粉末冶金
针对典型机电系统对控制器性能的要求,详细地介绍了典型机电控制系统的组成、控制系统的分类,典型机电控制系统实例,典型机电系统控制器的分类以及性能指标。在明确控制器性能指标的前提下,本课题从可靠性、操作性、实时性、通用性以及生产成本这些方面综合考虑,设计出了一款既有强运算能力,又有较小外形,同时又具有较强扩展功能的通用型控制器。以TI公司的TMS320F2812 DSP芯片为核心设计出硬件系统,将其按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CVT)是近十多年来在国外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无级变速传动.它采用V型金属带代替V型胶带,从而使得无级变速器的机械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国外,它已经成为
项目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它的特点使其可以广泛应用于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项目管理的应用空间迅速拓宽,工作效率大为提高。当前,基于网络平台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