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导师在临床工作中治疗胃下垂的相关学术观念和临床经验,通过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味在临床中治疗胃下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从理论上研究其作用机理,并搜集文献为胃下垂的临床治疗得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治疗思路,为中医药治疗胃下垂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筛选西安市中医医院脾胃科门诊及住院符合本课题研究要求的58例胃下垂的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将上述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长短、X线立位钡透下胃下垂程度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后无明显差异,可作为研究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补中益气丸(6g*10袋,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1020244),每日3次,每次6g。具体组成是:炙黄芪15g、白术10g、党参15g、当归6g、陈皮6g、柴胡5g、升麻5g、炙甘草5g。治疗组: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所有中药均由西安市中医医院制剂室提供,每日1剂,加水2000mL,文火煎至250mL左右,分两次服用,早晨空腹煎服,晚饭后2小时煎服。以上两组均以一个月为一个治疗周期,3个疗程后通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与胃下垂变化情况,根据指标差异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对治疗后两组总疗效进行数据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21%,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在临床总体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的比较:经过统计学处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在改善胃脘饱胀、腹痛、嗳气、便秘等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效果;经过统计学处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厌食、神疲乏力、消瘦、恶心呕吐等方面治疗组效果没有改善上述方面明显,但是仍表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对比X线立位钡透下胃下垂变化情况:统计学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在改善胃下垂程度方面效果更为显著;(4)安全评估总结:两组均未出现任何明显的副作用或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对照方式可靠。 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味可有效治疗胃下垂,在改善症状及胃下垂程度方面疗效显著,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补中益气汤加味具有调节胃肠运动,促进消化功能,缓解胃下垂临床症状,增强免疫功能,抗衰老,维持肌肉韧带的紧张度,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