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竹竹叶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Robert_19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水稻白叶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小麦赤霉菌和苹果炭疽菌等为供试菌种,筛选、评价了30种竹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采用液液萃取、柱层析技术,对孝顺竹竹叶提取物进行了初步分离,测定了分离流份的抑菌活性。主要结果如下:1.以水稻白叶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供试菌种,采用抑菌圈法,筛选了30种竹叶提取物抗细菌活性,结果表明,在0.02g(竹叶)/纸碟的剂量下,红竹和月月竹对水稻白叶枯菌抑制效果最明显,24h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1.81mm和19.84mm;桂竹、金镶玉竹和红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明显,24h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33mm、18.27mm和18.02mm。以小麦赤霉菌、苹果炭疽菌为供试菌种,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30种竹叶提取物的抗真菌活性,结果表明,在40g(竹叶)/L的浓度下,长叶苦竹、铁竹、桂竹、孝顺竹、毛竹和苦竹等6种竹叶对小麦赤霉菌的抑制效果最明显,48h菌丝抑制率都在70%以上,长叶苦竹、铁竹、孝顺竹和毛竹等4种竹叶对苹果炭疽菌的抑制效果最明显,48h菌丝抑制率都在75%以上。2.选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对孝顺竹竹叶提取物的水溶液进行萃取,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相4个萃取组分,分别用2种细菌和3种真菌对其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相对5种供试菌种抑制效果最好,在0.0005g(提取物)/纸碟的剂量下,对水稻白叶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24h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13mm、13.98mm;对小麦赤霉菌、苹果炭疽菌、番茄枯萎菌的48hEC50分别为1.5499g/L(0.6617g/L-3.5842g/L)、2.3719g/L(2.1102g/L-2.6410g/L)、1.7709g/L(0.9610g/L-3.2252g/L)。正丁醇相次之,石油醚相和水相抑菌效果最弱。3.孝顺竹竹叶提取物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经聚酰胺柱层析分离,以氯仿和甲醇为淋洗剂,经梯度洗脱,分别得到12和16个流份。孝顺竹竹叶提取物正丁醇相和水相经AB-8大孔树脂柱层析分离,以水和乙醇为淋洗剂,经梯度洗脱,分别得到6和5个流份。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相的F2-4、F2-5、F3-2、F8流份和正丁醇相的F5流份对5种供试菌种抑制效果较好,其中乙酸乙酯相的F3-2流份活性最高,在0.00025g(提取物)/纸碟的剂量下,对水稻白叶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24h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0.30mm、13.43mm;对小麦赤霉菌、苹果炭疽菌、番茄枯萎菌的48hEC50分别为0.9594g/L(0.4735g/L-1.9400g/L)、0.8341g/L(0.4718g/L-1.4737g/L)、0.7647g/L(0.3433g/L-1.7047g/L)。4.乙酸乙酯相F3-2流份经LC-MS和GC-MS分析,初步判定孝顺竹竹叶提取物中抑菌活性成分为苯酚类似物,推断对羟基肉桂酸是抑菌活性物质之一。
其他文献
黄瓜作为我国主要的蔬菜品种,在黄瓜的种植过程中黄瓜霜霉病给黄瓜的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吡唑醚菌酯属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有优异防效,在黄瓜生产种植中
在大面积发病的花生田间,采集花生病叶、病果及整株发病的植株,通过室内病原菌的分离、纯化最终从采集的花生病样中获得五种丝核菌菌株,分别为:花生叶部菌核病、立枯病、纹枯病
本文在综合国内外相关高效氯氰菊酯残留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优化了高效氯氰菊酯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了高效氯氰菊酯在甘蓝和土壤中残留消解动态规律和最终残留量,探
本文建立了醚磺隆和乙草胺在土壤、水稻植株、田水和稻米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了醚磺隆和乙草胺在稻田土壤、植株、田水和稻米中的残留消解动态。醚磺隆的残留分析方法:水稻
黄萎病是棉花主要病害之一,目前该病已成为我省乃至我国棉花生产的一个主要限制性因素。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明显,而河南省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尚不清楚。本研究从河南
首次报道了蝴蝶兰细菌性叶斑病、叶基部软腐病、黑斑病在我国的发生及褐斑病和叶部软腐病在吉林省的发生。详细描述了病害的症状,对真菌病害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
为了探索中黑盲蝽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差异及功能,本文利用Illumina HiSeqTM2000测序平台对中黑盲蝽的卵、1龄若虫、3龄若虫、5龄若虫、成虫五个样本分别进行转录组测序。中黑
本文将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查耳酮类化合物引入到1,1-二氯丙烯类化合物中,再与硝基甲烷发生迈克尔加成反应,设计、合成了26个新型含1,1-二氯丙烯的查耳酮类衍生物7a-7z,所有目
RNA沉默是生物(特别是真核生物)抵御外来核酸(病毒、转座子、转基因甚至人工注射的双链RNA)入侵的一种防御机制,它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本研究主要内容是分别在植物表达载体
转录后基因沉默是植物自身抵抗植物病毒侵染的一种保护机制,实践证明通过转基因在植物体内表达植物病毒的某个完整基因或者基因部分片段的双链RNA(dsRNA)均能获得高抗的转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