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社交媒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微信作为当下最热门的社交媒体之一,影响着传统媒体的信息生产方式、传播方式,也影响着受众与媒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社交媒体与生俱来的互动特性,改变了受众与媒体之间的互动方式,互动更为便捷、快速。党报也借助微信这一社交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更好的传播。根据新榜、清博数据等专业性排行榜,《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常年占据微信公众号第一名。在重视受众互动的社交媒体中,《人民日报》是如何做到排名第一,又是怎么和受众进行互动、互动的方式和效果如何,这些问题对更好理解党报在社交媒体中的发展、社交媒体与受众的互动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于2004年提出了互动仪式链理论,该理论从社会学的微观视角出发,他综合和借鉴了宗教学相关理论,提出了互动仪式链的四个要素,并分析了互动仪式的产出情况。他认为,人们在互动中获取情感,是互动仪式得以进行的主要动力。互动仪式链为研究社交媒体的互动行为提供了新的思路。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某一微信公众号和其订阅者、订阅者之间有着共同关注点,在微信公众号上形成了虚拟共在,社交媒体的即时性和互动性使得公众号与受众之间可以即时点赞、转发、评论,受众在互动中获得的情感能量将影响下一次的互动参与情况。本文从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出发,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定量研究法等方法,通过收集分析2015.1.1-2017.12.30三年中《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数据和互动情况,对有效样本531条数据进行了统计、相关性分析,从互动仪式链的四个要素分析了《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互动现状:微信公众号的虚拟平台建设和《人民日报》虚拟在场情况、微信及媒体自身的排斥局外人设限、受众共同关注点的形成以及影响因素、互动过程中情感能量的生成及传递。本文还试图分析了《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互动仪式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具体案例对互动结果进行了说明。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互动有信息呈现方式单一、影响受众互动体验,忽视受众反馈、互动程度较弱,内容同质化较严重、原创性低的问题,本文最后对党报微信公众号的发展提出了可能性的建议和展望,可以从增强情景化互动,重视受众个体情感能量方面改进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