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仪式链视角下党报微信公众号互动机制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yan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社交媒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微信作为当下最热门的社交媒体之一,影响着传统媒体的信息生产方式、传播方式,也影响着受众与媒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社交媒体与生俱来的互动特性,改变了受众与媒体之间的互动方式,互动更为便捷、快速。党报也借助微信这一社交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更好的传播。根据新榜、清博数据等专业性排行榜,《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常年占据微信公众号第一名。在重视受众互动的社交媒体中,《人民日报》是如何做到排名第一,又是怎么和受众进行互动、互动的方式和效果如何,这些问题对更好理解党报在社交媒体中的发展、社交媒体与受众的互动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于2004年提出了互动仪式链理论,该理论从社会学的微观视角出发,他综合和借鉴了宗教学相关理论,提出了互动仪式链的四个要素,并分析了互动仪式的产出情况。他认为,人们在互动中获取情感,是互动仪式得以进行的主要动力。互动仪式链为研究社交媒体的互动行为提供了新的思路。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某一微信公众号和其订阅者、订阅者之间有着共同关注点,在微信公众号上形成了虚拟共在,社交媒体的即时性和互动性使得公众号与受众之间可以即时点赞、转发、评论,受众在互动中获得的情感能量将影响下一次的互动参与情况。本文从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出发,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定量研究法等方法,通过收集分析2015.1.1-2017.12.30三年中《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数据和互动情况,对有效样本531条数据进行了统计、相关性分析,从互动仪式链的四个要素分析了《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互动现状:微信公众号的虚拟平台建设和《人民日报》虚拟在场情况、微信及媒体自身的排斥局外人设限、受众共同关注点的形成以及影响因素、互动过程中情感能量的生成及传递。本文还试图分析了《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互动仪式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具体案例对互动结果进行了说明。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互动有信息呈现方式单一、影响受众互动体验,忽视受众反馈、互动程度较弱,内容同质化较严重、原创性低的问题,本文最后对党报微信公众号的发展提出了可能性的建议和展望,可以从增强情景化互动,重视受众个体情感能量方面改进和提高。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对于基层统战部门而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新时代书写统战工作新篇章,就是要按照中央要求,认真学习宣传
目前,项目管理的研究涉及到方方面面,从项目管理的各个管理模块的研究到企业的项目管理,都有涉足,也很完善。项目管理也和其他专业或者研究方向有交叉融合研究,比如项目管理
日俄战争期间,日本国内发生了一场由如何看待军人战场自决等问题而引发的"义务与名誉"之论争。早稻田大学教授浮田和民认为军人战场自决是一种错误的行为,主张军人应为义务而
供应链的管理是一个集合并且协同的管理模式,因为新的市场经济体系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单纯意义的个体之间的竞争,而是整个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在供应链环境下,企业与
目的探讨欣百达(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对晚期癌痛患者疼痛缓解情况、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2月治疗的72例晚期癌症
近年来,媒体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已成为信息传播的新态势。手机成为'随身的媒体',党报的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阵地挤压&#3
本文通过对哈萨克语颜色词“aq”的语义及文化内涵分析探究,以本义为基础分析其语义发展过程,探究文化内涵与在汉语中语义对应关系以及在汉哈翻译方法。本文旨在阐释相关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