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mf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然而当前农村金融交易成本居高不下,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为了缓解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可持续发展与引导资金投向“三农”的矛盾,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实行定向费用补贴。二十一世纪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在大数据背景下,以降低交易成本为特点的互联网金融模式迅速崛起,并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进入农村领域,对传统农村金融机构产生巨大冲击,也对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原有格局提出挑战。在此背景下,农村金融深化改革与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迫在眉睫,通过研究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了解其创新机制、创新的影响因素以及创新的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文在了解中国互联网金融与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变迁的客观现实和相关研究基础上,系统梳理和借鉴金融发展理论与产业组织理论,准确界定有关概念,对农村金融自身特点与互联网金融的关系进行剖析,通过构建理论框架揭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的一般路径;接着采用案例分析说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同时也对当前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文章主要研究结论有:  第一,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以交易成本机制作为主要作用机制贯穿始终,并协同市场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与创新机制共同推动产业组织的创新。  第二,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必须以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其中以农村金融机构集合为主)为切入点,通过农村金融供给主体的发展推动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提升,从而促进产业组织的创新。  第三,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存在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然而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其应当把握机遇主动应对。在这一过程中,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必须要转变传统经营方式、推进与战略伙伴的深度合作以及加强对互联网业务的风险控制,才能新形势下更好地发展。
其他文献
潘老帅:  您好!2012年1月,我与周某登记结婚,次年生育一女儿。由于周某经常对我实施家庭暴力,还不时打骂女儿,公安机关曾向其出具过告诫书。因为夫妻感情破裂,我提出离婚。由于走到离婚的地步是周某一手造成的,所以在签订离婚协议书时他做出了一些让步。所签的离婚协议书中有以下条款:1.由我抚养女儿,周某每月给女儿抚养费1000元;2.周某放弃对孩子的探望权;3.双方共同生活期间财产均等分割。离婚后,周
期刊
我国农村金融虽然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创新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对农村经济的作用依然有限,农村金融供求矛盾依旧突出。文章针对近年来政府强烈的支农意愿和低水平的农村金融产业
东亚经济的起飞经验表明,外资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一个经济发动机作用,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我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外资扮演了不可替代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