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OLED)自20世纪80年代末成为电子显示领域一颗耀眼的明星。它具有低压直流驱动、主动发光、色彩饱和度好、视角宽等一系列优点,在照明光源、光电耦合器和平板显示等光电领域具有诱人的前景。目前,OLED在小型平板显示领域如汽车仪表、手机屏和数码相机显示屏等方面己经投入商用。然而,OLED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稳定性和寿命方面仍有待提高。本文详细叙述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其作为平板显示的优缺点,介绍了有机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方面的最新进展。介绍了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发光机理、器件结构和评价其性能的主要参数。围绕OLED制备工艺及器件,介绍了小分子OLED器件的基本结构和制作工艺。以八羟基喹啉铝(Alq3)酞菁铜(CuPc)为活性有源材料。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沉积阳极ITO薄膜,真空蒸镀法沉积有机膜,直流磁控溅射法沉积Al阴极,制备了8-羟基喹啉铝绿色OLED。经过电学和光学测试,我们发现ITO/CuPc/Alq3/Al结构的发光二极管具有良好的整流特性、良好的发光特性,发光亮度随外加电压增加而逐渐增大,光谱相对强度为2641I/a.u。而且器件发光膜层仅存在于Alq3层。器件的CuPc膜层可与Alq3形成异质结,作为空穴传输层有助于空穴载流子注入及形成阻挡势垒,提高在喹啉铝发光层中激子形成的效率。此器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备及发光强度高等优点。该项研究有助于OLED器件复合功能层的构建以及工艺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