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中5个抗逆相关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及转化玉米的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xxzz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旱等非生物胁迫因素是影响玉米品质与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玉米又是我国主要的粮食、饲料与经济作物,每年的需求量很大,因此培育抗旱节水的玉米新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手段通过品种改良提高玉米品种的耐旱能力,是克服干旱危害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   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factor,TF)又称反式作用因子,是一群能与真核基因启动子区域中的顺式作用元件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保证目的基因以特定的强度、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表达的蛋白质分子。当植物感受外界干旱、高盐、低温时,通过一系列信号传递,激活转录因子,转录因子与相应的顺式作用元件结合后,激活许多逆境诱导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强植物对逆境的忍耐力。本实验以玉米自交系吉444、Mo17、京24为材料,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抗逆相关的转录因子基因导入玉米自交系,对玉米中DREB1A、DREB1D、AB15、DREB4、DREB3的5个转录因子基因是否具有抗逆功能作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从玉米基因组中克隆了4个转录因子基因:DREB1A、DREBJ1D、A815、DREB4,合成了1个转录因子基因DREB3,并构建了相应的正反义植物表达载体:pGM0229-DREB1A-EPSPS、pGM0229-DREB1D-EPSPS、pGM0229-AB15-EPSPS、pGM0229-DREB4-bar、pGM0229-DREB3-EPSPS。   2.利用花粉管通道法以质粒或农杆菌的形式将构建好的5对正反义表达载体分别转入玉米自交系吉444,Mo17,京24等品种中。经过除草剂(草甘膦或草丁膦)筛选,获得3个转录因子基因(DREB4、DREB3、DREB1D)的T1代抗性苗,对其进行PCR(或PCR-Southern)分析,同时整合选择标记基因与目的基因的植株有:转pGM0229-DREB4-bar正义载体的质粒转化的植株获得3株阳性苗,农杆菌转化的植株获得2株阳性苗,转pGM0229-DREB4-bar反义载体的质粒转化的植株获得1株阳性苗;转pGM0229-DREB3-EPSPS正义载体的农杆菌转化的植株获得2株阳性苗;转pGM0229-DREB1D-EPSPS正义载体的质粒转化的植株获得2株阳性苗。初步结果表明已分别获得了转DREB4、DREB3、DREB1D基因的转基因植株。   3.对其中DREB4基因的T2代转基因植株进行功能验证,通过控水处理,进而测其生理指标,细胞膜稳定性、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等4个生理指标均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转基因植株的抗旱性高于非转基因植株,初步证明玉米中的DREB4基因具有抗旱性。
其他文献
<正>伴随互联网与产业融合的不断加深,平台的类型越来越丰富、与产业融合的范围越来越广,平台逐步由一种商业现象发展成为一种经济形态。数据表明,全球15大互联网公司均采用
细菌纤维素是由木醋杆菌产生的一种可再生生物材料,具有独特的三维网状结构、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等,使其在食品、医药、化工、造纸、高级音响设备、滤膜渗透膜和精纺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应用于燃料电池的相关研究较少,为此本文就细菌纤维素在燃料电池应用方面作了初步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Acetobacter xylinum NUST4.2静置培养制备细菌纤维素膜(BC)并进行纯化处理,采用生物调控和
金属钌配合物染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已经取得了超过11%的转换效率,但是由于其成本较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不能大规模应用。而纯有机染料由于具有高摩尔消光系数、低成本等优点,有望应用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代表了今后染料的发展方向。参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染料的要求以及最新的发展趋势,我们设计出了具有D-π-A结构的纯有机染料C201和C203,并且通过Suzuki
作为天然气主要成分的甲烷因含碳量低、燃烧时产生的温室气体CO2量少,而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燃料。但天然气高温燃烧(氧化)会产生有害气体NOx。天然气催化燃烧是降低NOx排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