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屋》中自主权的消失和试寻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lowyang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易斯·厄得里克是美国近三十年来最出色的印第安裔作家之一,是印第安文艺复兴运动的后起之秀,其作品备受广大读者与学者推崇,屡次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并接连斩获美国国家书评奖,艾尼斯菲尔德-沃尔夫图书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诸多奖项。厄得里克游刃于主流文化与印第安土著文化之间,以其隽永有力的文风再现奥吉布瓦人的生存困境,引发读者深思,丰富了美国文学的内涵,对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厄得里克因其北达科他传奇而蜚声当代美国文坛。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厄得里克的研究焦点也多集中于此。2012年,厄得里克的第十四本小说《圆屋》一举摘得美国国家图书奖。书中围绕一个奥吉布瓦家庭的沉痛经历展开,再现了保留地上错综复杂的司法体系及其给印第安人带来的沉重伤害。《圆屋》获奖某种意义上是对厄德里克文学创作的肯定。本论文拟从奥吉布瓦失落的自主权入手,探究部落自主权丧失的成因、表现以及厄得里克对于如何重获部落自主权的思考。第一章将追溯印第安家园故土、司法主权的丧失以及奥吉布瓦传统宗教受到的侵蚀,这三方面是种族压迫的具体体现。在天命论的掩盖和司法权力的保护下,白人通过同化政策不断剥夺印第安人的部落自主权。第二章着重展现奥吉布瓦人因土地、司法权以及信仰自由的丧失而遭受的精神危机。奥吉布瓦人面临着部落文化衰落和传承中断的危机,同时还要忍受无处不在的种族歧视。部落自主权因此进一步丧失。厄得里克并未局限于再现奥吉布瓦人的生存困境,而是试图思考复兴布吉布瓦传统和部落自主权的可能性。第三章便探讨厄得里克在《圆屋》中暗示的恢复印第安自主权的的种种尝试,她启发读者,复兴奥吉布瓦传统,适应主流社会规则,防止部落的政治文化之声进一步消逝。厄得里克在《圆屋》中再现了奥吉布瓦人长期以来面临的生存问题并尝试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通过描述奥吉布瓦人的生存困境和反应,厄得里克展现了奥吉布瓦部落在历经种种灾难后仍表现出的坚韧和活力。她相信印第安人能够顺应时代,适时改变。她认为在当下美国,通过多方努力,印第安人有希望重新获得部落自主权。
其他文献
传染病医院是收容国家法定传染病的专科医院,传染源集中,传播途径广泛,在医疗实践中,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为预防各种传染 Infectious Di
外来词是文化接触和语言接触的必然结果,是一种不可避免也不可或缺的社会语言现象。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成功地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与外界的科技、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
清宫争斗剧《甄嬛传》于2011年在国内首播,剧中人物性格鲜明,台词个人风格强,古典宫廷气息浓重,在中国大陆取得了优异的播放成绩,随后《甄嬛传》在港台及东南亚地区也收获了观众热
学位
当代印第安女作家露易丝·厄德里奇一直被普遍视为印第安年轻一代的代言人。她创作的“北达科他系列小说”以错综复杂的契皮瓦族人生活及他们在当代美国社会的种种遭遇为素材
提及斯蒂芬·金,不禁让人联想起他在小说中缔造的恐怖世界。斯蒂芬·金的作品之多,读者之广,声誉之高都是其他恐怖小说家无法企及的,他被《纽约时报》誉为“现代恐怖小说大师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文化转向”的出现推动了翻译研究的长足进步。翻译活动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字意义的转化过程,它还涉及到语言间所蕴涵的文化信息。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