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常规推拿手法、八段锦功法锻炼单用和联用治疗青年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优选治疗方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名青年颈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推拿组、功法组及联合组(推拿+功法)三组,每组各20例。推拿组予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功法组予八段锦功法锻炼,联合组予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八段锦功法锻炼。所用干预方法均1天1次,5次/周/疗程,连续5天治疗后休息2天,共治疗4个疗程。记录治疗前、治疗1周后及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的VAS评分、软组织张力、颈椎关节侧屈活动度指标,并进行对比和疗效分析。结果:1.三组患者VAS评分比较:治疗1周、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及治疗后相互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表明推拿和功法单用和联用都能降低VAS评分,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效果更明显。治疗1周后比较:联合组、推拿组与功法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1周后两组降低VAS评分效果优于功法组。治疗4周后比较:联合组与推拿组、功法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表明治疗4周后,在降低VAS评分效果方面联合组优于推拿组及功法组。2.三组患者斜方肌、胸锁乳突肌D0.5kg值比较:除功法组双侧胸锁乳突肌及右侧斜方肌张力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治疗前后软组织张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斜方肌张力治疗后推拿组与功法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两组与联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胸锁乳突肌张力治疗后功法组与推拿组、联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推拿组与联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张力治疗后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3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改善局部软组织张力,且联合组较其他组效果更佳。3.颈椎关节侧屈活动度:治疗后三组患者左、右侧屈活动度均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说明3种方法均能有效改善颈椎关节侧屈活动度。治疗后联合组与推拿组、功法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说明联合组改善颈椎关节侧屈活动度疗效优于其他两组。4.临床疗效:推拿组总有效率为84.2%,功法组为72.2%,联合组为94.7%。三组间总有效率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临床疗效联合组优于推拿组,推拿组优于功法组。结论:1.推拿治疗、功法锻炼单用或联合均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软组织张力及颈椎关节侧屈活动度;2.推拿治疗、功法锻炼联合比单用疗效更佳;3.八段锦联合推拿治疗青年颈型颈椎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绿色、便捷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