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的发展从根本上缩短了现代世界的距离,使得人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相互联系。这对经济关系,社会组织和文化交流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各类政策、意识形态、文化等逐渐越过无形的国界,以更加复杂的方式在国际范围内存在和流动。作为一个涵盖了欧洲帝国扩张、殖民化、非殖民化和后殖民时期的漫长历史过程,当今的全球化由人类生活各领域之间的多国互动来加以界定。随着文学研究从后殖民研究向全球化研究这一范式倾斜,批评家们日益关注作为全球化之一部分的“后-后殖民”状况。莫辛·哈米德(Mohsin Hamid 1971-)是一位著名的巴基斯坦小说家,他在巴基斯坦和海外分居,辗转于拉合尔、纽约和伦敦之间,且拥有巴基斯坦和英国双重国籍。《蛾烟》(Moth Smoke,2000)是他的处女作。正如美国批评家保罗·杰伊和作者本人对其定义的那般,该小说可被视为一部后-后殖民小说。此类小说并不关注一个民族国家的后殖民状况,而主要展现后-后殖民状况或者是当代全球化的经济和文化影响。不同于从宗教、创伤、权力关系等视角对哈米德小说的解读,本文基于保罗·杰伊对全球化与后殖民状况之间历史关系以及对后-后殖民状况的讨论,将哈米德的小说《蛾烟》作为一部当代全球化英语小说,即后-后殖民小说来进行解读。因此,本文着眼于探讨全球化对《蛾烟》中所描绘的巴基斯坦社会的影响,分析其中阶级分化、腐败猖獗和身份困惑等与全球化相关的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当地问题。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简介部分回顾了哈米德其人其作,并特别介绍了小说《蛾烟》。此处还讨论了有关全球化的几个基本问题,包括全球化和后-后殖民的定义,以及作为一个历史过程,还是一个当代现象的全球化及其与后殖民主义之间的关系。论文第一章认为,《蛾烟》揭示了拉合尔城内由财富分配不均导致的阶级分化问题。这种分化体现在奥兹与达鲁这两个主要人物在就业、对全球化商品占有情况的对比之中,前者过得无忧无虑而后者却为生计奔波挣扎。第二章指出在全球化资本、知识和国际投资引进巴基斯坦的过程中,在银行等各行各业普遍存在的腐败问题。第三章探讨了在日益混杂的全球化大都市拉合尔出现的文化同化现象和身份困惑问题。论文结尾部分总结了小说《蛾烟》中反映出的全球化给拉合尔带来的各种问题。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虽然受益于全球化,哈米德仍然批判了全球化带给后殖民城市拉合尔的负面影响。由此,我们看到身处全球化时代,作者对于这一类后殖民国家的经济和文化问题的反思和批判可以为我们思考类似问题提供的参照和帮助。对于哈米德的母国和类似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全球化过程中,从被动卷入转变为主动参与这一过程,并早日解决小说中反映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