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地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目前住宅建筑面积呈几何式递增。城市人口的激增,对住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满足了温饱问题后,人们越来越多的将注意力转向作为生活必备要素之一的住房。住房对于一个家庭或者个人来讲是一个相对简单的问题,但是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讲,住房却关系到能源的合理利用及有效节约。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目前的后工业时代,如何能够更好的解决城市化所带来的住房问题,如何能够减少城市化带来的巨大耗能,如何能够更好的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研成果转化并有效的应用,是我们函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我国陕南地区的汉中为对象,以汉中地区居住建筑的围护结构为研究重点,研究在汉中地区以及类似的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65%条件下住宅围护结构的设计。汉中作为一个北临秦岭南依巴山的内陆盆地,古时即以其非常的战略地位备受重视。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改革开放以来,汉中的发展稍有滞后,尤其在对建筑节能等规范的制定和节能应用方面相对落后。国家提出的目标是在2020年建筑节能65%,为了陕西省内的夏热冬冷地区在2020年全面实施节能650k的目标,本论文提出了一套适合汉中地区的围护结构节能参考指标。   该文采用热工计算检验、计算机能耗模拟、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已有大量成熟热工理论和夏热冬冷地区节能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汉中地区本地的气候特点、经济状况、风土人情等,重点对问卷及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从而得出论证,设计出一套完整合理的住宅建筑节能方案。此方案通过EnergyPlus和DesignBuilder等程序能耗模拟计算,再结合《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2-2001)的各种规定指标限值,并与符合该构造类型的规定性指标和性能性指标做对比。通过多项验证与对比,此方案符合国家提出的65%节能标准,从而为汉中地区今后的老住宅改造和新住宅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其他文献
在过往的20年,地方政府、开发商、民众在现有的城市建设的进行中各自进行着正规或非正规的城市改造实践,三者之间有合作也有排斥,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
太阳能的转换和利用方式有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和光-化学转换。太阳能产生的热能被广泛用于制冷、采暖、蒸馏、干燥、温室、烹饪以及工农业生产等领域,并可以进行太阳能热发
学位
现代建筑教育之前,建筑教育经历了中世纪师徒传授的行会制和巴黎美术学院的学院派建筑教育两个阶段。针对工业革命浪潮而涌现的机械化大生产所产生一系列关于艺术与工业化的问
本文主要研究文物古建筑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整体性保护方法,以及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本文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群不同于单座或单组文物建筑,它具有特殊性和复杂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以乡村旅游为代表的村镇旅游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凸显的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如何在满足都市旅游者消费娱乐需要的基础上带动当地经济的全面发
传统村落是乡土文化的载体,是深刻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宗法社会、耕读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认知价值、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对当今建筑创作更具有借鉴意义。本研究在长时间深入的实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也日益高涨。其中,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和对城市活动空间的需求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
现代高层办公建筑建设发展迅速,为了提高人们的办公效率和放松人们的工作压力,本文对高层办公建筑休闲空间设计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为今后寸土寸金的高层办公建筑休闲空间设计提供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城市色彩。城市色彩是指城市物质环境通过人的视觉所反映出的总体的色彩面貌,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的视觉环境品质,同时也反映了地域自然与历史文化特
随着城市化与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变化,城市居民与自然环境的接触机会逐渐减少,因此,人们希望通过自然环境提高身心健康的可能日益减少。如今,城市发展通过多层次人工自然环境来恢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