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依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的大背景,低碳经济俨然成为人类经济发展的主流。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必须对其生产经营方式进行改善,走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低碳经济的发展与要求也为企业的会计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碳排放权交易的核算、碳成本的核算与控制、碳相关会计事项的披露等一系列问题。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具以及信息处理模式,会计必须跟随时代的发展,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做出适应性的调整,使其能够更好地反应企业的经营情况。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构建企业碳管理会计体系,主要从碳预算管理、碳成本管理以及碳绩效管理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碳预算管理方面,具体阐述了碳预算管理涵盖的主要内容,认为碳预算可以从排放预算、资本预算和现金预算这三个方面进行编制。然后介绍了编制碳预算的具体思路,在确定了政府下一年免费分配的碳排放权后,企业根据自己的生产和经营计划对自身在下一年度内可能产生的碳排放量进行计量估算,并评估其自身正在或者将会实施的节能措施,预算其可能实现的碳减排量,进而可以有计划的安排其在下一年度总的碳排放量与资金运作。碳成本管理方面,主要介绍了碳成本的核算与碳成本控制。碳成本核算是企业进行碳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提供有用的信息,帮助企业制定实施科学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在本文中着重介绍了基于生命周期的作业成本法进行碳成本分配过程;碳成本控制方面主要介绍了企业应当如何依据生产经营过程中碳成本产生源,制定相应的节能减排方案,来降低自身碳成本。碳绩效评价方面,认为企业通过科学合理的碳绩效评价体系,能够提高员工与企业的低碳发展意识,帮助企业在低碳经济下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在构建绩效评价体系指标时采用了平衡计分卡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括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碳绩效评价体系,帮助企业开展碳绩效管理活动。此外,本文还以T公司为例,对我国企业碳管理会计体系实施现状进行了了解分析。由于碳管理会计是一项新的管理项目,出现的时间较短,企业实施该体系难度较大,我国企业现阶段基本上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碳管理会计体系,重视碳管理的企业也仅仅只是对碳成本进行了核算与控制。基于我国企业碳管理会计现状,提出建立健全碳会计准则制度;借鉴国外研究,加强实践应用;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战略;转变观念,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素质等建议以推动我国碳管理会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