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口径舰炮在海陆军联合作战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了保证大口径舰炮的持续战斗能力,在大口径舰炮的研制过程中必须考虑其供弹稳定性。针对该问题,本论文通过大口径舰炮链式供弹平台的动力学建模、仿真及优化研究分析供弹平台的动力学特性、找出引起炮弹晃动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相关的系统参数以提高其供弹稳定性。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针对大口径舰炮链式供弹平台的结构,以供弹平台滚子链柔性铰多刚体模型、基于绝对节点坐标方法的扶弹板簧柔性模型以及基于Hertz接触理论的滚子-链轮/扶弹板簧-炮弹的点接触碰撞模型建立了大口径舰炮链式供弹平台含接触碰撞的刚柔混合动力学模型,并进一步研究了模型中柔性铰刚度系数确定和扶弹板簧预变形处理的方法。基于大口径舰炮链式供弹平台含接触碰撞的刚柔混合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供弹平台的滚子-链轮/扶弹板簧-炮弹的接触碰撞算法和扶弹板簧柔/刚转换方法。在接触碰撞算法中研究了考虑链轮完整齿廓的滚子与链轮接触碰撞快速搜索策略。在扶弹板簧柔/刚转换方法中研究了确定扶弹板簧柔/刚转换时间的方法。针对含接触碰撞的刚柔混合模型的大口径舰炮链式供弹平台动力学仿真,开发了ADAMS用户子程序。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了供弹平台的频域和时域振动特性,获得了抱弹筒质量和扶弹板簧厚度对供弹平台固有振动频率和频率响应的影响以及供弹过程中供弹平台固有振动频率和频率响应的变化情况,得到了抱弹筒质量和扶弹板簧厚度对供弹平台滚子-链轮啮合冲击和供弹过程中各发炮弹晃动的影响。为了提高大口径舰炮链式供弹平台的供弹稳定性,对供弹平台的动力学优化进行了研究。以增加炮弹通过扬弹筒筒口瞬时弹底缘至扬弹筒内壁的最小间隙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大口径舰炮链式供弹平台的动力学优化模型。针对现有优化方法在对大口径舰炮链式供弹平台这类复杂的多体系统进行动力学优化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用于供弹平台动力学优化的一种基于双种群遗传算法与粒子群算法的混合优化算法。通过自编程序将混合优化算法引入iSIGHT,在此基础上通过ADAMS/iSIGHT联合仿真实现了供弹平台的动力学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