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水库运用对撞关高程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y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门峡水库是在黄河干流上修建的一座大型综合性水利枢纽,在防洪、防凌、灌溉、减淤、发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潼关断面位于黄河和渭河汇流区下游,由于受三门峡水库回水淤积和近期黄河来水减少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近年来潼关高程持续上升且居高不下,给渭河下游防洪带来了较大危害。因此,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三门峡水库不同的运用方式对潼关高程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对潼关高程以往的研究成果做了简单的评述,并且对国内外水沙数学模型的研究现状做了回顾。其次对泥沙沉速计算、水流挟沙力和恢复饱和系数的取值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办法,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泥沙数模学型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利用1969~1995年的实测资料对模型中的综合糙率、恢复饱和系数等参数进行了率定,率定结果表明数学模型从总体上能够反映各河段的冲淤变化规律,冲淤趋势与实测资料符合较好;同时也能反映出潼关高程随时间升降的变化规律。又采用1997~2001年实测资料对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验证结果表明各时段的冲淤量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较好,汛前、汛后潼关高程的计算值和实测值也基本相符。最后用验证后的数学模型对2种不同设计水沙系列、三门峡水库8种不同运用方式共16种组合方案对黄河龙门~潼关河段、潼关~坝址河段和渭河华县以下河段河道冲淤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①无论水沙系列Ⅰ情况还是水沙系列Ⅱ情况,14年后水库不同运用方式下潼关高程降低幅度大小的顺序都是相同的,降低幅度最小的均为现状运行方式,分别降低了0.14m、0.13m,降低幅度最大的均为全年敞泄运行方式,分别降低了2.11m、1.72m。②汛期控制水位相同时,非汛期控制水位越低,越有利于潼关高程降低。在水沙系列Ⅰ和水沙系列Ⅱ汛期敞泄情况下,潼关高程在非汛期控制水位310m时要比318m时分别降低了0.54m、0.49m。③非汛期水库控制水位相同时,汛期敞泄与汛期305m水位运用相比,潼关高程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汛期只要采用305m控制运用,即使非汛期蓄水位控制在310m运用,其控制潼关高程的效果也不如汛期敞泄、非汛期控制水位最高318m的方案。这些成果对于确定三门峡水库的合理运用方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学位
该课题是针对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管理面临的复杂多变的管理环境、管理软性化的变化趋势以及西方管理理论引进需要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等问题,开展的水利工程项目和谐管理创新研究
论文在全面回顾国内外洪水资源利用的理论研究和科学实践的基础上,阐明了洪水资源化的定义和内涵,系统地提出洪水资源化的利用方式及其实现途径,分析了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