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的磁性纳米高分子聚合物微球—CS-PAA-EPI磁性聚合物微球,对其进行表征检测,并研究其靶向分布性、毒性及体内、外抗肿瘤效应,探讨其在膀胱癌靶向化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1我们采用模板聚合的方法,以阳离子CS为模板,在表面带有负电荷柠檬酸基团的Fe3O4磁流体的存在下,通过聚合AA生成了稳定的CS-PAA磁性聚合物微球,通过FT-IR、TEM、DLS、zeta电位的表征检测研究了CS-PAA磁性聚合物微球的理化性质,同时测定其载药率和包封率。2建立EPI浓度HPLC测定方法,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HPLC法测定EPI在大鼠血液及各个脏器内不同时间点的浓度,评价磁性CS-PAA-EPI微球的靶向性;通过普鲁士蓝染色法(铁染色)直接观察磁性CS-PAA-EPI微球在大鼠膀胱、肝、肾、心脏等脏器的分布差异;测定不同剂量磁性CS-PAA-EPI微球对大鼠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的影响,以评价其毒副作用。3利用MTT法测定不同剂量磁性CS-PAA-EPI微球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的杀伤效应,流式细胞仪测定其对T24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Caspase-9蛋白和胞浆细胞色素C的表达,探讨其杀伤癌细胞的机制。4建立人膀胱癌裸鼠移植肿瘤模型,利用磁性CS-PAA-EPI微球协同外磁场进行靶向化疗,通过瘤重抑瘤率、瘤体积抑瘤率、HE染色及TUNEL法评价其抗肿瘤效应。研究结果:1合成的CS-PAA磁性聚合物微球呈球形,大小均一,TEM测定其干态下粒径为80nm左右,磁化曲线证实具有超顺磁性,具有一定的PH敏感性,固载表柔比星后,水溶液性状稳定,无沉淀物,DLS测定直径约200nm左右,测定载药率为15%,较文献报道高,包封率为20%。2肉眼观察试验组大鼠膀胱表面呈褐色,可见大量的Fe粒子聚集,普鲁士兰染色法显示,试验组大鼠膀胱壁内有大量的Fe粒子,分布至膀胱壁全层,与对照组大鼠相比,试验组大鼠的肝、脾内的Fe粒子聚集量明显降低;HPLC测定结果与Fe染色相同;高剂量磁性CS-PAA-EPI生理盐水组及单纯EPI生理盐水组均在给药后14天出现血肌酐和尿素氮的升高,其他组大鼠血生化指标没有明显变化。3MTT法发现,高、中、低剂量磁性CS-PAA-EPI生理盐水组在外加磁场的协同作用下杀伤T24细胞效应明显高于单纯的EPI生理盐水组,FCM发现试验药物组可引起明显的肿瘤细胞凋亡,试验药物治疗组细胞胞浆内出现了由线粒体释放出的细胞色素C,试验组细胞Bcl-2蛋白减少,Bax蛋白变化不明显,Caspase-3、Caspase-9蛋白受到了激活活化。4高、中、低剂量磁性CS-PAA-EPI生理盐水组(外加磁场)的瘤重抑制率和瘤体积抑制率均明显高于单纯的EPI生理盐水组(P<0.01),其中高剂量组的抑制率最高。HE染色及TUNEL法证实亦验证上述结果。研究结论:1制备的磁性CS-PAA-EPI微球性质稳定、载药率高,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可以作为一种靶向制剂应用于膀胱癌靶向化疗。2在外加磁性的作用下,磁性CS-PAA-EPI微球可以靶向至大鼠膀胱,同时减少肝、脾等脏器的分布,降低EPI的全身毒副作用。3通过磁性CS-PAA微球的包裹、靶向给药可以明显提高EPI杀伤T24细胞效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启动了线粒体途径的细胞凋亡实现的。4利用磁性纳米微球CS-PAA-EPI对膀胱癌进行靶向化疗,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化疗,为膀胱癌治疗提供了新方法,有望成为表浅性膀胱癌TURBt术后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同时我们认为其在晚期膀胱癌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可以缩小肿瘤,减少肿瘤出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有可能使患者获得再次手术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