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液分离旋流器底流口区域固液两相的运动分析

来源 :常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__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旋流分离器因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在工业领域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固液分离,如除砂等,内部流场和固体颗粒的运动非常复杂,同时固体颗粒与旋流器内壁相互作用力,使得旋流器内壁的磨损非常严重,降低了分离效率及使用寿命,如今固液分离旋流器壁面磨损问题已经成为旋流器使用过程中一个重要并且很难解决的问题,这也直接影响了固液分离旋流器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旋流器内部重分散相颗粒的运动以及各种参数对固液分离旋流器壁面磨损的影响。结果表明:  重分散颗粒易在旋流器内壁面上形成螺旋形颗粒带,壁面颗粒浓度分布是随着轴向位置的减小而增大,到达一定值后,壁面颗粒浓度不再变化;旋流器顶板的壁面磨损主要在方位角80°-280°范围之间,磨损峰值处于方位角140°-210°左右,顶板磨损随着方位角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旋流器入口处环形空间方位角120°和200°存在磨损最大值,磨损值随着轴向位置的增大而减小;旋流器圆筒体壁面的磨损分布成螺旋带状;单入口式固液分离旋流器壁面最大磨损出现在底流口上方1-2毫米处,旋流器锥段磨损最大值在方位角180°左右。  固液分离旋流器壁面磨损率随着入口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旋流器壁面的磨损量随着颗粒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固液分离旋流器入口环形空间,颗粒粒度增大,其壁面磨损率相应增大;而在底流口附近的壁面磨损随着颗粒粒度的增大而减小。介质黏度的增大使得固液旋流分离器壁面磨损分布发生改变,同时旋流器壁面的整体磨损随着介质黏度的增大而减小。  锥角变大,固液分离旋流器壁面最大磨损在周向位置向方位角较大的方向移动,轴向位置向上移动。旋流器入口环形空间及底流口附近壁面的磨损峰值都随着锥角的增大而增大。入口环形空间壁面磨损最严重的是溢流口直径为4.6mm的旋流器和底流口直径为4mm的旋流器,壁面磨损最轻的是溢流口直径为5.8mm的旋流器和底流口直径为5.8mm的旋流器。底流口附近壁面磨损最严重的是溢流口直径为4mm的旋流器,壁面磨损最轻的是溢流口直径为5.8mm的旋流器;壁面磨损率随着底流口直径的增大而减小。  双入口固液分离旋流器环形空间壁面的磨损是呈轴对称分布的,最大磨损分布在方位角120°和300°左右的位置。入口数量的增多,减轻了固液分离旋流器入口环形空间的壁面磨损,加重了旋流器底流口附近壁面的磨损,同时也改变了固液分离旋流器底流口壁面的磨损分布。
其他文献
针对工业生产中料液的蒸发浓缩处理,采用传统的多效蒸发技术存在蒸汽消耗大、能耗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节能技术—机械蒸汽再压缩(MVR)技术。其中,升膜蒸发器是MVR系统的
人工智能司法裁判系统的研究应该兼顾技术发展边界和司法实践需求,由定罪系统的全局性模型建构转向裁判事实的要素式模型建构.而法定犯裁判事实证成过程中客观事实与规范事实
煤的粒径分布对流化床锅炉的燃烧特性、运行工况和运行经济性具有重要的影响。煤的热膨胀破碎特性对流化床锅炉中煤的粒径分布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挥发分析出是引起颗粒膨胀破
随着技术进步及应用领域的要求,蒸压设备的大型化、超大型化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课题。大型化的装备能在相同有效装备处理空间条件下,大大节约装备投资费用,节约设备安装场地面
主观诉讼与客观诉讼作为大陆法系国家常用的一种诉讼功能划分,对于体系性地认知和解释行政诉讼规范,具有重要意义.从比较法的视角观察,主观诉讼与客观诉讼的区分标准有二:一
《民法总则》对营利法人治理结构的规定使监事会成为所有蕴含营利性因素国企的必设机构,进而成为可供党组织选择的融合对象.相较于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监事会因其监督职责的
汽轮发电机转子绕组运行中由于受到电、热、机械应力以及外界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可能造成绝缘损坏,从而导致发电机转子绕组发生匝间短路或接地故障。通过对汽轮发电机的故障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状态劣化过程的描述,本文引入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研究决策过程中的劣化规律、维修决策问题。利用运筹学序贯决策方法的理论研究成果:“控制限”维修决策建模方法,建立了发电机转子绕组的维修优化模型,利用所建模型进行实例
数字时代中的知识产权相较于传统的知识产权,在类型和被侵犯的行为样态上均有新的发展,这使得当前知识产权刑法体系应对起来捉襟见肘.主要表现为对侵权后果客观量化更加困难,
钻柱粘滑振动是一种“运动-静止-再运动-再静止”的振动模式,往往发生于钻井深度达几千米以上的钻井工况。粘滑振动一旦发生将容易导致钻进效率大幅降低、钻头损坏、钻杆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