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多媒体应急指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zs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全球各地的灾害事件频频发生,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非常巨大。如何对付突发事件引人深思,另外在应对紧急事件、重要赛事以及大型活动等方面也经常需要应急通信服务,包括语音、数据和图像等。应急通信具有以下特点:时间的突发性,地点的不确定性,容量的不可预期性等,因此,必须保证应急指挥系统的灵活性和机动性。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构建以微波图像传输为基础的移动多媒体应急指挥系统正是为了满足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通过指挥系统对移动微波车进行统一指挥和调度,把事发现场的音、视频数据实时传输给指挥中心,以利于决策、处理。 本文主要的研究目标是如何以GPS、无线数据传输、无线图像传输为基础构建移动多媒体应急指挥系统。通过GPS进行车辆导航及调度,通过无线数据传输完成双向控制数据的传输,通过无线图像传输完成实时视频图像的传输。主要应用领域为公共安全、道路交通、消防现场等重要场合的应急联动。 本文详细介绍了系统从设计到实现的整个过程。首先根据需求分析和功能需要进行设备选型和方案设计,完成了系统结构、系统功能、主要模块、及软件环境的初步设计;同时完成了对GPS设备、数据传输设备、微波传输设备的分析和选型。然后以选型设备为基础说明如何设计构建移动多媒体应急指挥系统,对系统的总体架构、工作特点、工作原理、通信协议、数据库、移动终端软硬件结构、多区移动多媒体应急指挥系统软件框架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明,并阐述了相关设计原则与过程;接着参与了移动终端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编著,完成了单区制移动多媒体应急指挥系统的软件系统构架,包括射频资源管理,基站和移动微波车的状态检测和参数设置控制,位置管理和调度管理,以及统一操作指令控制及通信协议的制定。软件系统采用VC++6.0和SQLServer2000开发,移动终端的控制程序采用C完成。同时为了方便调试,设计实现了移动端、指挥控制中心、远程控制端的系统仿真程序。 最后,在不同环境下对系统进行了大量的实地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工作稳定、性能优良,达到了设计要求。
其他文献
虚拟细胞是在计算机上模拟真实细胞的结构、物质组成、生命活动的动力学行为和生命现象。虚拟细胞的发展虽然只有十几年的历史,但是它对疾病防治、科学研究、社会生活等方面
MIMO-OFDM系统内组合使用两种关键技术: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Input Multi-Output)天线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调制。MIMO技术
信息系统维护(包括移植)是软件生命周期的重要一环,是信息系统不断增强实用性与可靠性的重要措施。本文作者根据用户实际需求,对企业已有的生产准备WEB信息系统进行了维护性
由于数字图书馆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便捷的操作性,在近几年内其得以快速的普及和发展。当前比较成功的数字图书馆系统有ACM数字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等,但是它们面临着用户无法
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是目前组建VPN的一种关键技术,它为基于IP的QOS或COS提供了体系结构的支撑。但是,由于MPLS本身没有固有的COS或QOS特性,尤其是MPLS对路由的依赖性远
平面问题是一个典型的组合优化问题。平面问题在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和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的布线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对于很多可视化问题,例如基因调控网络的可视化也有着重大
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日趋完善,自动文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Internet的开通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自动文摘的价值充分显露出来
教务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高校教务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各高校管
随着基因基因芯片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学在研究方式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慢慢地由原来的基于实验的定性研究向基于数据的定量研究靠拢,生物信息学应运而生,为传统生物学注入了
作为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的长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在促进我国工农业生产、提供生活用水、发展旅游业、航海业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江流域的发展对于中国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