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及指导意义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t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中的应用,以及它对于指导手术疗效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58例行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的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其中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0例面肌痉挛患者未行电生理监测(对照组),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8例面肌痉挛患者行术中电生理监测(监测组),监测指标主要为BAEP、LSR,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有效率、远期有效率以及并发症。  结果:本组患者共158例,对照组70例,监测组88例,对照组即刻有效率为78.57%(55/70),术后出现听力下降为11.43%(8/70)、耳鸣为12.86%(9/70),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观察6-12个月,平均为10.6个月,并发症均明显改善,远期有效率为94.29%(66/70)。监测组即刻有效率为90.91%(80/88),听力下降为2.27%(2/88)、耳鸣为3.41%(3/88),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6-12个月,平均为10.6个月,并发症均明显改善,远期有效率为95.45%(84/88)。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有效率分别为78.57%、9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有效率分别为94.29%、95.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听神经功能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听力下降、耳鸣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监测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  结论:在面肌痉挛治疗中,MVD现已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应用(BAEP、LSR)有助于术中责任血管的识别,判断减压是否充分以及责任血管是否有遗漏,对提高近期有效率有帮助,对远期有效率影响不明显;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听神经保护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背景:自杀是我国第五位死因,每年我国死于自杀的人数高达28.7万,其中80%以上的自杀发生在农村。研究表明每个自杀死亡者会使至少6位亲友遭受沉痛的打击,这些因自杀而失去亲友的丧
目前,地市都市报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发展,都市报的竞争愈加激烈。但是,因为地级城市受地域、城市经济水平、人口素质等要素的制约,加上市场竞争激烈,都市报在发展中遇到很多困难。在有些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都市报甚至举步维艰。对于二、三线城市来说,报纸内容的设定应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做到既有用,又有趣,即以服务居民为导向,打造有特色的新闻,增强报纸的便民性、服务性,做好品牌营销。  做好本地新闻,增
民国时期的记者牛。租界里的口没遮拦,想说就说;租界外的口上的遮拦也有限,批评揭黑自不必说,损人骂街也是家常便饭。惹着谁了,告上法庭的不多,上门来砸场子的不少,但是砸完了,记者该骂还骂,反正那个时候,一个报社值钱的东西也不多。  在来自西方的各种市井观念中,记者是无冕之王的说法,在中国特别流行,大家认账,记者也很自负。很多历史上的牛人,都有过办报(刊)的经历,比如梁启超、章士钊、章太炎、陈独秀、吴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