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传统模戳印花工艺技术源流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00690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目前来讲,新疆传统模戳印花工艺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维吾尔族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遗产编号:Ⅷ-23)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序列中占据着颇为重要的地位。就传统而言,作为新疆颇具特色的传统印花工艺,其历史地位极高,文化影响、社会影响也甚为深远,几百年来模戳印花工艺一直是维吾尔族传统印花土布使用的主要技术,模戳印花技术(有学者称为木模戳印技术、模板印花技术、木模彩色印花布、木戳印花布等等)是新疆民间印花独具特色的主流技术,受到广大维族同胞的欢迎。
  但是,与其较高的历史地位以及当前作为首批非遗的文化地位不相称的是,目前国内对模戳印花工艺的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相关的研究成果数量较少,并且基本都是记录性的文献,以基础知识介绍为主,较为浅显。近年来多位学者均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新疆师范大学、江南大学、新疆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单位的学者已经纷纷就这个课题展开研究。但截至目前为止,在公开期刊发表的相关论文仍然相对较少,很多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如该工艺的起源时间,工艺源流等尚未厘清,这种研究现状与其国家级非遗的地位是不相称的。
  基于此,本文选取了新疆传统模戳印花工艺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技术源流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丝绸之路途经的印度西北地区、新疆、中原三地类似相关工艺的传播、比较研究和史料分析,来探索新疆传统模戳印花工艺的技术源流问题。
  全文共分为五个主要章节,其中第一章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接着介绍了论文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以及文章的主要架构。第二章为介绍新疆传统模戳印花工艺的工艺背景、流程等等。第三章为全文的重点章节,主要任务是探讨新疆传统模戳印花工艺与中原西传的木活字印刷术的关系问题。通过对两者承印物、印制手法、木模形制、尺寸、印版内容、转印材料等各方面的详细比较研究,从技术与技术之间的差异着手,对这两种工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讨论。通过详尽的史料分析来探索两者之间的源流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第四章的内容为新疆传统模戳印花工艺与印度西北地区印花工艺的关系研究。从印制手法、承印物材质、工艺流程、印染工艺史、艺术风格、宗教信仰、居民人种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详细的比较分析,提出了自己关于模戳印花工艺技术起源的观点。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新疆传统模戳印花工艺研究中的工艺源流问题进行探讨,对促进我国维吾尔族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遗产编号:Ⅷ-23)这项非遗研究的进展是非常有益的。从大的方面来说,在印度西北地区和巴基斯坦接壤的拉贾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等地,以当地模戳印花工艺为代表的旅游业颇为兴旺,而且印度政府也正在积极以这些古老工艺为载体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这个角度,对模戳印花工艺的深入研究也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关系到国际文化交流主导权、话语权的树立,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从具体的学术角度而言,厘清中原西传的木活字印刷术和新疆模戳工艺的关系,厘清丝绸之路上中外纺织技术交流的诸多历史细节,对于后续一些重要学术问题如印刷术与印花技术之间的关系、新疆印染技术与中原印染技术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均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高级别脑胶质瘤(high-gradeglioma,HGG)由于复杂的生物学行为易造成患者手术后复发率较高且预后较差。手术后复发的HGG往往恶性程度更高、侵袭性更强。不同复发模式的HGG患者其生存预后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早期准确地预测HGG复发模式对患者选择最优治疗方案意义重大。MRI在预测HGG复发模式方面,可利用不同MRI序列通过肿瘤术前位置、体积、形态等指标评估患者肿瘤因素并结合临床因素综合对复发模式作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肝细胞癌近年来呈高发趋势,在强调“精准医学理念”的今天,需要精确的信息为患者提供高效的个体化诊疗。影像组学因其可以无创获取肿瘤整体异质性信息,对于改善医疗策略的个体化和精准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影像组学在肝细胞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包括肝细胞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基因表型及分子标记物的预测、疗效监测及预后预测以及基于深度学习应用方面的研究,最后总结出现阶段影像组学技术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
华勒氏变性是神经细胞体或近端轴突受损后,远端轴突逐渐解体并伴有脱髓鞘的过程。中枢神经系统锥体束的华勒氏变性将会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越来越多新兴的扩散磁共振成像(diffusionmagneticresonanceimaging,dMRI)技术不仅能提供华勒氏变性早期锥体束变性的相关信息,还能预测患者远期运动功能恢复,为未来临床对患者的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了帮助。
肝纤维化(liverfibrosis,LF)是指肝脏细胞外基质尤其是胶原纤维的异常积累,LF不加干预或干预不足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早期LF组织学上是可逆的。磁共振弹性成像(magneticresonanceelastography,MRE)是一种评估组织机械特性的稳健技术,也是目前评估LF最准确的无创影像学手段。肝脏MRE的目的是在形态学可见之前尽早观察到组织学变化,为临床尽早采取干预措施防止纤维化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随着磁共振技术的不断进步,LF无创定量诊断及分期取得了较大进展。现就MRE在LF定量
直肠癌影像学评估主要集中在诊断、术前分期、预测治疗反应等方面。准确的术前分期、预测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chemoradiotherapy,NCRT)后肿瘤组织反应可为临床选择适宜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incoherentmotion,IVIM)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衍生的新技术,其应用多b值扫描,无需静脉注射钆对比剂,可量化组织中的灌注与扩散信息,较DWI所反映的信息更为全面,在直肠癌的诊断、分期及疗效评
风化作用搬运的物质在合适的条件下沉积成岩,改变海洋的物质组成及氧化还原介质,也为生物的演化提供了物质保障,是地球各圈层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纽带。埃迪卡拉纪―寒武纪之交全球发生了大规模的风化作用,扬子地台碳酸盐台地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暴露风化侵蚀作用,形成了广泛的沉积间断和地层缺失,普遍存在暴露侵蚀不整合面,部分地区还发育了岩溶不整合。因此,扬子地台贵州地区是研究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时期大陆风化作用的
学位
近年来产自危地马拉的翡翠在市场上逐渐增多,尤其是绿色品种,有的与缅甸产的绿色翡翠非常相似,但价格差异较大,导致市场混乱。  本研究通过对危地马拉绿色翡翠及缅甸翡翠进行宏观特征观察、常规宝石学测试、显微组构观察及现代测试技术分析(X射线粉晶衍射、激光剥蚀-感应耦合电浆质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激光拉曼光谱和(显微)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目的在于探讨危地马拉绿色翡翠和缅甸绿色翡翠的差异性和共性,为危
学位
学位
黄龙是一个以高海拔(3145~3578米)和常年低温为特征的风景区,以其沉积地貌和丰富多彩的钙华景观而闻名。近年来黄龙部分景点钙华表面藻类滋生,严重影响了其观赏价值。为了考察藻类在钙华沉积体的滋生原因,为后期黄龙风景区水体藻治理以及钙华景观保护提供指导意见,本课题选择黄龙藻席分布最多的争艳彩池为研究区,以分离纯化自争艳彩池藻席的两株绿藻为研究藻种;通过对比分析争艳彩池与五彩池、迎宾池水质数据,确定
学位
矿物细颗粒物是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健康密切相关。通常矿物颗粒的生物毒性效应始于细胞膜结构的损伤,因此本文以囊泡(GUVs、SUVs)作为细胞膜研究模型,分析了高硅/钙质矿物颗粒(微米碳酸钙(MicroCaCO3)、微米二氧化硅(Micro SiO2)、纳米碳酸钙(NanoCaCO3)、纳米二氧化硅(Nano SiO2))对模型细胞膜的损伤机理;并与复合颗粒(MicroCaCO3、Mi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