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移动机器人定位与导航的实时视觉三维重建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室内物流、野外勘探、空中飞行等各个不同的场景,而采用视觉传感器的同时定位与建图技术(Visual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VSLAM)被一致认为是移动机器人感知周围环境的基础条件之一,这项技术赋予了移动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进行定位和构建地图的能力。对于传统的视觉SLAM方法,其建立的地图是所有传感器观测到的路标点的集合,确定了这些路标点就代表完成了建图任务。对于定位工作来说,可以使用这种稀疏路标点地图,但由于无法从简单的几个点推断空间结构且无法推测是否存在障碍物,所以无法用稀疏地图来完成导航、避障等需要稠密地图才能完成的工作。因此,本文针对移动机器人需要稠密地图以进行大范围定位和导航任务的迫切需求提出了一种实时三维重建方法。本文的具体工作内容如下:首先,本文通过融合视觉信息和惯性信息的里程计获得准确的移动机器人位姿。通过采用对IMU进行预积分等预处理方法,解决了IMU测量频率与视觉测量不一致导致的数据融合问题。随后,将双目相机第一帧的测量与IMU预积分结果对准,得到了较准确的初始估计值。然后,设计了基于滑动窗口的紧耦合非线性优化方法,在保证位姿估计精度的前提下通过关键帧和边缘化机制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其次,本文针对大范围定位时产生的累计误差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场景识别和位姿图的闭环矫正方法。在里程计输出的位姿图的基础上,结合场景识别、位姿图优化等方法完成了对位姿轨迹的闭环矫正和优化。该方法可以稳定地消除系统在大范围场景时运行产生的累计误差,保证了输出位姿的精度。然后,本文针对实时稠密建图问题设计了实时三维重建方法。通过用聚类得到的超像素来建模面元地图,使系统能够使用质量较低的深度图。通过将局部地图进行融合并且对地图进行变形,建立的地图实时实现了全局一致性。这种精细的可视化重建地图可以为后续的移动机器人导航、移动操作等任务提供丰富的先验信息。最后,本文开展了面向实时视觉三维重建系统的实验研究,通过不同种真实场景的数据集对本文提出的算法与多种先进的开源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三维重建方法具有较高的定位和重建精度,在面对大范围场景时依然保持了较高的鲁棒性,并且在仅使用CPU的情况下保证了实时性。
其他文献
谱聚类目前已经成为聚类的主要方法之一,但传统谱聚类算法的相似度量方法不能很好地揭示未能完全分离的数据集的真正聚类,而基于共享近邻紧密度的谱聚类算法能够有效地改善该
本文通过光纤光栅传感技术,为实现智能电网系统的在线监测需求进行了光纤光栅解调系统的设计,研发了应用于智能电网温度监测的解调系统,该解调系统具有精度高、体积小、便于
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加剧,绿色化已成为高端装备重要的发展趋势及技术创新领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和技术前沿。节能是绿色化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数控机床作为
随着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在HPC领域,不少组织和机构也开始着力打造HPC云。在HPC云中,HPC应用的数据需要频繁的在不同节点之间传输,因此通信性能成为超算应用整体性能中一
在科学和工程中,会广泛涉及到冗余度机械臂的运动规划,而冗余度解析问题通常被认为是机械臂控制领域的基础部分。一般的机械臂重复运动规划和障碍物躲避方案几乎都是在设定的
由于现有绝缘设计理论的局限、不利自然环境的侵蚀、工作电压的长期作用、过电压的短时冲击、电介质绝缘性能的不均衡等,高压电气设备的绝缘在现场能否满足设计要求,安全可靠
扫描电化学成像作为电化学的一种研究工具,已经应用到电化学的各个研究方向,并且应用到其它领域之中。而在扫描电化学成像的过程中,拖尾现象的存在使得低分辨率的扫描电化学
现代信号处理越来越趋向于数字化,对模数转换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立足实际需求,研究了基于混合滤波器组的多通道采样系统。通过理论分析和模拟仿真的方法分析了多通道结
消费作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起着拉动内需的重要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无论对物质还是精神方面的消费需求都在不断增大,这些需求的显著增加在整
大数据时代数据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实时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使各个领域在应用过程中都可以获取数据流。气象预测、电子商务、网络安全、视频监控等领域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