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穴位艾灸对慢性肾脏病1~3期患者临床症状及肾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效果。方法将符合纳排标准的慢性肾脏病1~3期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实验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实验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肾俞、足三里穴穴位艾灸,每天一次,每次每穴15分钟,7天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实验室指标及中医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其疗效。同时选取实验组16名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艾灸对这些患者的肾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即刻效应。结果1.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总积分较干预前均下降,自身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单项症状得分上,干预后实验组在腰酸膝软、水肿症状改善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中医证侯疗效实验组总有效率74.2%,对照组总有效率61.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干预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实验组较干预前下降,自身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下降值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组16名患者在艾灸后即刻及艾灸后15分钟时肾脏阻力指数较艾灸前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在艾灸后15分钟时较艾灸前增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接受艾灸干预的所有患者未发生有关艾灸的不良反应。结论1.艾灸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慢性肾脏病1~3期患者部分临床症状,尤其对腰酸膝软、水肿症状改善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中医证候疗效。2.艾灸可降低慢性肾脏病1~3期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3.艾灸可降低慢性肾脏病1~3期患者的肾血流阻力,加快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且能维持一定的时间。4.艾灸疗法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