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肺水肿是由于血液动力学中肺循环的改变或者是由于肺泡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的增加造成。临床上许多病理情况下都会发生肺水肿,肺水肿的发生机制错综复杂,但归结到一点就是肺内液体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的结果。临床上各种有害因素都可以造成肺泡上皮的损伤,引起肺泡上皮通透性的改变,造成肺水肿,最终可以导致呼吸衰竭。常规的通气支持等手段难以从根本上扭转病情。病人一旦出现肺水肿,死亡率很高,预后也极差。迄今为止没有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只有有效地清除肺水肿,才能真正达到改善换气功能,纠正呼吸衰竭的目的。所以设法改善肺泡内液体的清除能力,加速肺水肿液的吸收,无疑可以为治疗急性肺水肿提供新的思路。目前有研究表明,肺泡液体清除率(alveolar Fluid clearance,AFC)与肺水肿之间关系密切,提高肺泡液体的清除率,可以促进肺水肿液的吸收,因为肺泡液体清除率增加的直接结果就是加速肺泡内积聚的液体的清除,有利于尽快恢复肺泡的气体交换功能。肺泡液体的转运,可由儿茶酚胺依赖和非依赖性两种机制调节。通过儿茶酚胺,特别是肾上腺素的调节,可以刺激肺泡内液体的吸收,目前关于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对于肺上皮离子通道和肺泡液体清除率的作用研究较多,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可以提高狗、羊、鼠和人的肺泡液体清除率,加快消除肺水肿,明显改善ARDS患者和动物的生存率。肺泡上皮同时存在着β-和α-肾上腺素能受体,但是关于β1-、β3-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和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对肺泡液体清除率的影响知之甚少。 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体(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ce conductante Regulator简称CNFR)氯离子通道是一种cAMP依赖的氯离子通道,调节着气道上皮上其他通道的活性。CFTR氯离子通道和上皮钠通道是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