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番茄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它也是我国主要蔬菜作物之一。但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番茄病害也越来越严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大面积暴发,已导致番茄大面积绝产。目前,培育优良的抗病品种仍是防治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最有效途径。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在DNA水平上研究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基因,建立番茄的AFLP和SSR分子标记技术体系,筛选出与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基因Ty-3紧密连锁的AFLP标记及SSR标记,为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育种打下基础。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本试验以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抗病品种10032与感病品种10981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得到F1, F2, BC1,BC2。通过烟粉虱接种法进行抗病性鉴定,建立抗感基因池。鉴定结果表明,F1代均表现为抗病,F2代群体表现实际分离比为3.2:1,BC1群体表现实际分离比为1:1,经χ2检测,符合单基因显性的遗传规律。2.以10032、10981以及10032×10981的F2群体中的267个单株为材料,利用AFLP和SSR两种方法,获得三个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病基因Ty-3连锁的AFLP标记和一个SSR标记,分别是E40/M49-B、E41/M49-D、E36/M48-E和SSR47,与抗病基因Ty-3的连锁遗传距离分别为3.4cM,11.6cM,18.3cM,19.8cM。3.利用AFLP标记E40/M49-B对东北农业大学番茄研究所的40份番茄材料进行筛选,与大田鉴定相比对,二者吻合率达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