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汉语水平中亚留学生“给”字句式偏误分析——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ma123ertswe_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给”字有动词、介词、助词三种词性,“给”字句式结构多样,留学生在口语和书面语中会经常使用到这个句式。文章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搜集了中亚留学生的书面语语料,并根据HSK水平进行了分级,分为HSK4级语料和HSK5级语料。结合朱德熙先生和周红对“给”字句式的分类,将“给”字句式结构分为11个句式,同时也根据“给”在句中的词性,分为动词“给”字句、介词“给”字句式、助词“给”字句式。结合偏误分析理论,分级别对书面语语料中正确输出和偏误的“给”字句式进行了分析,并且根据11种“给”字句式有针对性地设计了调查问卷。同时,对《汉语教程》《发展汉语》两套教材中所含“给”字句式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总结了偏误的类型,分析了偏误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了建议。通过对全文的概括,得出了以下结论:  HSK4级水平中亚留学生“给”字句式输出量:S介词>S动词>S助词(从大到小)  HSK5级水平中亚留学生“给”字句式输出量:S介词>S动词>S助词  结合问卷,进行国别研究得出:  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生“给”字句的偏误率情况是这样的:  4级:S1>S5>S3>S6>S9>S11>S7>S4>S1>S10>S8(由高到低)  5级:S2>S7>S8>S5>S9>S3>S6>S11>S4>S1>S10  哈萨克斯坦留学生“给”字句式的偏误率顺序是:  4级:S2>S7>S3>S6>S8>S4>S5>S11>S9>S10>S1(由高到低)  5级:S2>S7>S3>S11>S6>S9>S10>S5>S8>S4>S1  塔吉克斯坦留学生“给”字句式的偏误率顺序为:  4级:S2>S3>S7>S6>S9>S11>S5>S8>S10>S4>S1(从高到低)  5级:S2>S3>S5>S6>S7>S9>S11>S4>S8>S10>S1  通过上面的结论,我们可以看出,介词“给”字句式的偏误率最高,其中误代偏误率较高,尤其是介词误代,通过测试问卷可以考察出:  三国中亚留学生“给”字句式偏误类型中,偏误率最高的是“给”与“对”的误代,占37%;其次是“给”与“让”的误代,占33%;再次是“给”与“向”的误代。  通过对中亚留学生“给”字句式的偏误率以及偏误类型进行研究,可以看出介词“给”字句式的偏误率最高,偏误类型中,误代偏误的偏误率最高,这为教学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法国新小说家、左岸派电影导演阿兰·罗伯-格里耶的小说和电影在理论和艺术手法上的互渗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格里耶“物化”小说中的图像性和电影作品中的文学性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社会逐步趋向于市场化、商业化。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和国人的思想观念、消费观念、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