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从城中村的概念和村民自治的概念入手,同时也说明了城中村民主监督的相关理论基础和重要意义,接下来笔者介绍了石家庄城中村D村的发展状况,之后深入分析了石家D村民主监督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并且从多个方面分析了民主监督能力薄弱的原因,在文章的最后部分,笔者对城中村民主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措施,包括了多层次的城中村监督体系的构建,也包括了在当前条件下监督手段的创新性举措,力求使城中村民主监督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文章的第一个部分是城中村民主监督相关问题的概述。城中村指的是随着城市发展,处在城市边缘并最终并入城市的村落。在这些城中村中,实行的是村名自治,村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并在村民的意愿之下选举产生了村委会,管理日常事务。其中民主监督是这些环节的核心,因为它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民主思想,也是基层法制化的必然要求,同时它是制衡村委会的重要力量。民主监督的参与群体以村民为最主要力量,同时还涉及了代表村民的监督委员会以及外部的监督力量。民主监督的好坏,决定着城中村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未来,也影响了城中村在城市当中的形象。 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论述的是石家庄D村村民自治发展概述、民主监督存在的问题和民主监督产生问题的原因。通过实地的走访调+查,我们发现了一系列民主监督存在的问题,包括民主监督的参与程度不高、对于村委会日常管理监督不力、村干部监督不到位、村务公开形式化特征明显以及民主评议的实际效果低,还有就是缺乏专门针对城中村股份有限公司的有效监督。对于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有村民自身政治素养与政治权力观缺失这方面的原因,同时双方力量的不均衡也使这一问题更为加剧,还有就是家族文化也深深影响着城中村的民主监督,除此之外就是城中村经济状况的改善给民主监督带来的反作用。在上述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城中村村民自治进程中的民主监督似乎遇到了发展瓶颈。 文章的第三个部分,我们就要针对上面出现的状况,设计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对于城中村的民主监督来说,我们首先要构建一个完善的监督体系,使各方面的力量都能够参与进来,这样才能保证监督的效果。为此,笔者从完善村民自身的监督能力、提高村民监督委员会的履职能力、发挥城中村党组织的作用、注重年轻人的政治参与以及外部力量这五个方面进行了城中村监督体系的构建;除了监督体系的构建以外,笔者进行了监督手段的一些创新。第一,笔者强调现代技术在城中村民主监督的应用。第二,创新了村民监督委员会的监督模式,并且针对村民监督委员会提出了二次监督的设想。第三,对于发现问题的滞后性特点,笔者提出了要对城中村档案进行管理的主张。第四,对于作为外部辅助监督力量的区级政府、街道办和新闻媒体,都注入了一些新的方法和新的思考。相信随着城中村监督体系的完善化和监督方式的多样化,城中村村民自治和基层政治发展定会取得不错的收效。